新型吊塔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81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地降尘技术领域,尤其为新型吊塔喷水装置,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塔身,所述塔身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管理仓,所述管理仓外壁周侧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塔吊臂,所述塔吊臂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塔吊臂上端面安装有固定送水管和移动送水管;塔吊臂配合固定喷头旋转时形成第一喷射圈,用于小范围喷射降尘,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将移动送水管向外部送出,此时移动送水管底面的移动喷头受到塔吊臂旋转形成第二喷射圈,第二喷射圈可以在第一喷射圈的基础上直径任意改变,从而使降尘喷射半径增加,进而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吊塔喷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地降尘
,具体涉及新型吊塔喷水装置。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进行除尘时主要采用喷洒水方式,需在当前所施工高层建筑内安装喷洒水用的临时供水管道,但实际施工时,临时供水管道拆装工作量大,费工费时,并且除尘区域有限,除尘效率低,塔吊喷水系统是指在塔吊安装完成后通过塔吊旋转臂预设的喷水系统,对一定区域内的除尘、楼层养护、外棵消防用水等有作用。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除尘塔吊,其公开号为(CN206566659U),该专利通过将喷头设置在转动的分水件上,在喷洒时转动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喷出的水箱四周进一步扩散,从而扩大了喷洒范围,提高了降尘效率,但是该专利的吊臂长度固定,从而使吊臂的转动半径有限,此时在虽然在吊臂下方的喷射范围增加,该专利的整体喷射半径无法改变,从而使该装置的实际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新型吊塔喷水装置,具有喷射半径可调且喷射覆盖面广降尘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吊塔喷水装置,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塔身,所述塔身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管理仓,所述管理仓外壁周侧设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塔吊臂,所述塔吊臂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塔吊臂上端面安装有固定送水管和移动送水管,所述固定送水管与所述移动送水管分别位于所述塔吊臂的两侧,所述移动送水管与所述塔吊臂滑动连接,所述分隔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位于所述移动送水管的上端面,所述分隔板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分隔板侧壁以及所述塔吊臂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位于所述移动送水管的两侧,所述限位滑轨相对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送水管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滑动筋,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滑动筋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配合的移动齿条,所述限位滑轨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配合的驱动槽,所述固定送水管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喷头,所述移动送水管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移动喷头,所述固定喷头与所述移动喷头均位于所述塔吊臂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塔吊臂底面开设有与所述移动喷头相配合的滑动槽,所述移动喷头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固定喷头与吊臂长边之间具有四十五度夹角,所述移动喷头与吊臂长边之间具有四十五度夹角。优选的,所述固定喷头与吊臂短边之间具有四十五度夹角,所述移动喷头与吊臂短边之间具有四十五度夹角。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水箱。优选的,所述水箱一侧均设有进水管。优选的,所述移动送水管与所述水箱之间通过连接软管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滑动筋的接触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滚珠。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具有预留长度,预留长度大于所述移动送水管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塔吊臂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送水管,固定送水管的长度与塔吊臂相匹配,固定送水管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喷头,此时塔吊臂配合固定喷头旋转时形成第一喷射圈,用于小范围喷射降尘,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将移动送水管向外部送出,此时移动送水管底面的移动喷头受到塔吊臂旋转形成第二喷射圈,第二喷射圈可以在第一喷射圈的基础上直径任意改变,从而使降尘喷射半径增加,进而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2、由于固定喷头、移动喷头与吊臂长边、吊臂短边之间均具有夹角,此时固定喷头形成的第一喷射扇面面积增加,移动喷头形成的第二喷射扇面面积增加,当采用第一喷射圈为喷射半径时,此时第一喷射扇面与第二喷射扇面面积由于无重叠所以相加,且第一喷射扇面与第二喷射扇面面积较大,因此该装置在大面积喷射时面积覆盖速度提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吊臂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喷射圈的喷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喷射圈最大喷射面积的喷射示意图。图中:100、吊臂长边;200、吊臂短边;300、第一喷射圈;301、第一喷射扇面;400、第二喷射圈;401、第二喷射扇面;1、塔身;11、水箱;12、进水管;13、管理仓;2、转动机构;21、转动座;3、塔吊臂;31、分隔板;32、封闭板;33、滑动槽;4、固定送水管;41、固定喷头;5、移动送水管;51、移动喷头;52、滑动筋;53、移动齿条;54、连接软管;6、驱动电机;61、驱动齿轮;62、限位滑轨;621、限位槽;63、驱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新型吊塔喷水装置,包括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1,转动座2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塔身1,塔身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管理仓13,管理仓13外壁周侧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塔吊臂3,塔吊臂3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31,塔吊臂3上端面安装有固定送水管4和移动送水管5,固定送水管4与移动送水管5分别位于塔吊臂3的两侧,移动送水管5与塔吊臂3滑动连接,分隔板31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板32,封闭板32位于移动送水管5的上端面,分隔板31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分隔板31侧壁以及塔吊臂3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62,限位滑轨62位于移动送水管5的两侧,限位滑轨62相对侧均开设有限位槽621,移动送水管5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621相配合的滑动筋52,驱动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1,滑动筋5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轮61相配合的移动齿条53,限位滑轨62上端面开设有与驱动齿轮61相配合的驱动槽63,移动送水管5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喷头41,移动送水管5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移动喷头51,固定喷头41与移动喷头51均位于塔吊臂3的下方。本实施方案中:地面的工人控制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转动座21旋转从而带动整个塔身1旋转,转动机构2带动转动座21的转动原理与中国专利公开的具有双向转动功能的塔吊(公开号:CN203529818U)说明书中地面的工人通过转台带动塔吊本体转动的原理一致,塔身1上方的管理仓13主要为了连接多个塔吊臂3,由于塔吊臂3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送水管4以及移动送水管5,因此管理仓13内安装有供应固定送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吊塔喷水装置,包括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1),所述转动座(2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塔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管理仓(13),所述管理仓(13)外壁周侧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塔吊臂(3),所述塔吊臂(3)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31),所述塔吊臂(3)上端面安装有固定送水管(4)和移动送水管(5),所述固定送水管(4)与所述移动送水管(5)分别位于所述塔吊臂(3)的两侧,所述移动送水管(5)与所述塔吊臂(3)滑动连接;/n所述分隔板(31)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板(32),所述封闭板(32)位于所述移动送水管(5)的上端面,所述分隔板(31)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分隔板(31)侧壁以及所述塔吊臂(3)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62),所述限位滑轨(62)位于所述移动送水管(5)的两侧,所述限位滑轨(62)相对侧均开设有限位槽(621),所述移动送水管(5)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槽(621)相配合的滑动筋(52),所述驱动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1),所述滑动筋(5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61)相配合的移动齿条(53),所述限位滑轨(62)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61)相配合的驱动槽(63);/n所述固定送水管(4)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喷头(41),所述移动送水管(5)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移动喷头(51),所述固定喷头(41)与所述移动喷头(51)均位于所述塔吊臂(3)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吊塔喷水装置,包括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1),所述转动座(2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塔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管理仓(13),所述管理仓(13)外壁周侧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塔吊臂(3),所述塔吊臂(3)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31),所述塔吊臂(3)上端面安装有固定送水管(4)和移动送水管(5),所述固定送水管(4)与所述移动送水管(5)分别位于所述塔吊臂(3)的两侧,所述移动送水管(5)与所述塔吊臂(3)滑动连接;
所述分隔板(31)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板(32),所述封闭板(32)位于所述移动送水管(5)的上端面,所述分隔板(31)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分隔板(31)侧壁以及所述塔吊臂(3)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62),所述限位滑轨(62)位于所述移动送水管(5)的两侧,所述限位滑轨(62)相对侧均开设有限位槽(621),所述移动送水管(5)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槽(621)相配合的滑动筋(52),所述驱动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1),所述滑动筋(5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61)相配合的移动齿条(53),所述限位滑轨(62)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61)相配合的驱动槽(63);
所述固定送水管(4)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喷头(41),所述移动送水管(5)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移动喷头(51),所述固定喷头(41)与所述移动喷头(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杰晁毅陈超徐艺刘航苏辉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