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irkaAOS-B-Ⅱ型手持式抛光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的手持式汽车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手持式汽车抛光机,是一种手持式金属表面抛光设备,它主要是为了弥补汽车表面经喷涂之后,可能会出现粗粒、砂纸痕、流痕、反白、橘皮等漆膜表面的细小缺陷,处理方法就是在喷涂后进行研磨抛光处理,以提高漆膜的镜面效果,达到光亮、平滑、艳丽的要求。但目前手持抛光机的种类比较单一,主要就是一个电机和单轴组合抛光轮进行抛光,而无法解决在人为操作过程中存在抛光压力、抛面温度、旋转扭矩(转速)不易控制的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号CN109434641A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可调打磨直径的汽车打磨抛光机”,其缺点是:没有对压力、温度的自动化控制。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着实现压力、温度和扭矩的控制方面的不足,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客户正在寻求更好的专业化打磨与抛光工具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的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操作难度低,抛光质量好的新型手持式抛光设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MirkaAOS-B-Ⅱ手持式抛光设备前端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装置外壳、主动件、转动件、配重件、力矩电机。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从压力均匀性角度出发,在壳体内部采用3组微型卸力单元,并呈120度均匀安装到装置外壳上。每一组卸力单元带有一组配重装置,所述的配重装置外表面设有螺纹的套环结构,装置外壳内部具有与配重装置螺纹配合的固定孔,利用螺钉穿过配重装置下方再与壳体相连接。每组配重装置设有配重件及波浪齿状的第二带动件,配重板一端下方安装一个弹簧,另外一个配重板的下方安装控制装置,在两个配重板的中间安装一个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为一圆形轮体,其包含一枢接件以及一齿状的啮合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MirkaAOS-B-Ⅱ手持式抛光设备前端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装置外壳、主动件、转动件、配重件、力矩电机。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从压力均匀性角度出发,在壳体内部采用3组微型卸力单元,并呈120度均匀安装到装置外壳上。每一组卸力单元带有一组配重装置,所述的配重装置外表面设有螺纹的套环结构,装置外壳内部具有与配重装置螺纹配合的固定孔,利用螺钉穿过配重装置下方再与壳体相连接。每组配重装置设有配重件及波浪齿状的第二带动件,配重板一端下方安装一个弹簧,另外一个配重板的下方安装控制装置,在两个配重板的中间安装一个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为一圆形轮体,其包含一枢接件以及一齿状的啮合部,转动件通过力矩电机进行驱动,并以枢接件为中心进行转动,啮合部由齿条连动。
当施加压力时,传感器会采集到信号,通过下位机的控制处理使主动装置及配重装置形成反向动作,通过逆时针旋转使主动装置产生的反作用力和配重装置产生的反向动作相互抵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抛光设备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下位机系统(集成控制)集成了5G通讯模块、核心控制模块、主运动控制模块、卸力运动控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传感器组。该系统中的核心控制模块采用ARM架构的高性能单片机,完成对主运动转速控制及卸力装置的运动控制,从而使上位机系统通过5G通讯模块完成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所述装置内部设一压阻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方案中采用热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抛光表面的局部温度,同时采用标准量程、输出信号为频率信号的扭矩传感器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崔博文,王俊尧,孙功臣,陈星宇,李云鹏,郎天鸿,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