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向菊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63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所述导尿管本体内部设有导尿腔、注气腔、注药腔,所述导尿管本体的上端设有气囊和导尿口,所述注气腔一端连接有气囊,另一端连接有推塞,所述导尿腔一端连接有导尿袋,另一端连接有导尿口,所述注药腔的内壁设有固定架,四根所述固定架的相交处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压力球,所述注药腔的开口处设有内腔,所述压力球与内腔的表面贴合,所述内腔的直径比压力球的直径小,所述注药腔的开口处连接有药袋,所述药袋的表面设有注药口和连接管,该装置通过在注药腔内安装液体防回流装置,可以防止患者尿路二次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病情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领域为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
技术介绍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于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的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宜脱出,导尿腔连接导尿袋收集尿液,但是因临床上因尿潴留,手术期,或泌尿系统手术后等情况需要留置导尿管,导尿管压迫或刺激尿道,引起尿道粘膜的损伤,并破坏了尿道局部的免疫力,易招致病菌入侵,引起尿路感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所述导尿管本体内部设有导尿腔、注气腔、注药腔,所述导尿管本体的上端设有气囊和导尿口,所述注气腔一端连接有气囊,另一端连接有推塞,所述导尿腔一端连接有导尿袋,另一端连接有导尿口,所述注药腔的内壁设有固定架,四根所述固定架的相交处设有固定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本体(1)内部设有导尿腔(2)、注气腔(3)、注药腔(4),所述导尿管本体(1)的上端设有气囊(5)和导尿口(6),所述注气腔(3)一端连接有气囊(5),另一端连接有推塞(7),所述导尿腔(2)一端连接有导尿袋(8),另一端连接有导尿口(6),所述注药腔(4)的内壁设有固定架(9),四根所述固定架(9)的相交处设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表面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连接有压力球(12),所述注药腔(4)的开口处设有内腔(13),所述压力球(12)与内腔(13)的表面贴合,所述内腔(13)的直径比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本体(1)内部设有导尿腔(2)、注气腔(3)、注药腔(4),所述导尿管本体(1)的上端设有气囊(5)和导尿口(6),所述注气腔(3)一端连接有气囊(5),另一端连接有推塞(7),所述导尿腔(2)一端连接有导尿袋(8),另一端连接有导尿口(6),所述注药腔(4)的内壁设有固定架(9),四根所述固定架(9)的相交处设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表面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连接有压力球(12),所述注药腔(4)的开口处设有内腔(13),所述压力球(12)与内腔(13)的表面贴合,所述内腔(13)的直径比压力球(12)的直径小,所述注药腔(4)的开口处连接有药袋(14),所述药袋(14)的表面设有注药口(15)和连接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二次感染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腔(4)的上端设有喷嘴(17),所述喷嘴(17)的表面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菊
申请(专利权)人:刘向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