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铝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63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震型铝压铸模具,包括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内部设置有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第一电液推杆、第二电液推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减震筒、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缓冲管、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阻尼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环上设置固定环和固定环上的减震筒和缓冲管,当压铸模具进行压铸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三阻尼块挤压第二弹簧和第四阻尼块,同时固定环还会挤压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挤压第一弹簧,从而进行双向的缓冲,并且在固定环多个位置上都设置有缓冲机构,能够进行多角度的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型铝压铸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压铸模具
,具体为一种抗震型铝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铝压铸模具是模具的一种,现有的铝压铸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抗震效果较差,当铝压铸模具遭遇震动时,就有可能造成内部工件的损坏,从而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专利号CN201820136581.5,公开了一种抗震型铝压铸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壳,所述伸缩壳的底部套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模具本体、安装板、固定壳、安装块、伸缩壳、螺栓、安装孔、第一固定块、滑套、第二滑杆、第二连接块、第三弹簧、第二固定块、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型铝压铸模具,包括固定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板(1)内部设置有抗震机构;/n所述抗震机构包括第一电液推杆(2)、第二电液推杆(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一连接环(6)、第二连接环(7)、第一固定环(8)、第二固定环(11)、减震筒(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2)、缓冲管(13)、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20)、第一阻尼块(14)、第二阻尼块(15)、第三阻尼块(19)和第四阻尼块(21);所述固定框板(1)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液推杆(2)和第二电液推杆(3)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液推杆(2)和第二电液推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铝压铸模具,包括固定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板(1)内部设置有抗震机构;
所述抗震机构包括第一电液推杆(2)、第二电液推杆(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一连接环(6)、第二连接环(7)、第一固定环(8)、第二固定环(11)、减震筒(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2)、缓冲管(13)、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20)、第一阻尼块(14)、第二阻尼块(15)、第三阻尼块(19)和第四阻尼块(21);所述固定框板(1)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液推杆(2)和第二电液推杆(3)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液推杆(2)和第二电液推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远离第一电液推杆(2)和第二电液推杆(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6)和第二连接环(7),所述第一连接环(6)和第二连接环(7)外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环(8)和第二固定环(11);
所述第一固定环(8)顶部一圈和第二固定环(11)底部一圈均等距焊接有多个减震筒(9)的一端,所述减震筒(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1),所述第一固定环(8)底部左右两侧和第二固定环(1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等距焊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2)的另一端穿过缓冲管(13)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块(14)和第二阻尼块(15),所述第一阻尼块(14)和第二阻尼块(15)的另一端粘合有第一弹簧(16);
所述减震筒(9)包括主减震筒(17)和副减震筒(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红黄智钢黄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钜顺精密轻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