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同步化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镉污染水稻土的种植与修复领域,具体含义是将镉污染水稻土施加钙多肽,调节水稻不产生黄叶、全部为青绿色(现有方法均不能实现),达到可进行超密种植水稻,并使水稻根系也达到高密度,使每个水稻植株吸收重金属鎘离子的浓度相对降低,同时结合钙多肽的钝化(化学沉淀结合)与竞争性抑制(钙离子)联合阻控,进而达到种子合格,但秸秆仍然含有一定重金属,通过收集秸秆、集中处理(大多数为焚烧)达到去除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目的,也就是实现所种植种子(食用部分)合格,但秸秆仍然含有一定重金属镉,实现利用钙多肽进行安全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同步化,建立一种镉污染水稻土的新修复模式,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同步化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镉(C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微量重金属元素。地壳中Cd的质量分数约为0.18mg/kg,土壤中占0.01-0.7mg/kg。国际上公认的土壤中镉的本底值是0.3-0.4mg/kg,我国主要农业土壤中Cd的背景值在0.01-1.34mg/kg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同步化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为:镉污染的土壤高密度种植水稻,并连续多次施加钙多肽。/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安全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同步化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为:镉污染的土壤高密度种植水稻,并连续多次施加钙多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同步化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具体为:对于镉污染的水稻田,水稻实行高密度种植,10-12cm苗期按照常规方法管理,施加尿素进行催苗;
在秧苗达到16-20cm时,第一次使用钙多肽调控水稻植株不产生黄叶、全部为青绿色;
在水稻加入拔节期后,连续多次施加同样量的钙多肽,同时保持水稻植株不产生黄叶、全部为青绿色,施加间隔期为5-7天,同时施加常规用量5-8倍的磷钾肥,分5-6次施加。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东,杨升,陈红兵,汤行春,李龙盘,倪红,李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