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植物浸提液混合,造粒,得到微球团;所述植物浸提液中含有羧基、羟基和多环烃基;b)将所述微球团筑堆,得到微球堆;c)对所述微球堆进行淋洗,得到处理后土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填补了当前高含细粒土壤难以淋洗处理的技术空白,仅需经过简单造粒,筑堆,喷淋,即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该方法无需使用高端的破碎筛分、固液分离设备,也不用考虑土壤细粒的固化/稳定化处理和回填,投资和营运成本大幅降低,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以及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淋洗,是指在土壤中注入或渗入淋洗液,使其流经需治理的土层,解析土壤中的污染物,再对含有污染物的淋洗液进行处理及回用的过程。该技术可用于放射性物质、有机物、重金属或其他无机物污染土壤的处理或前处理。现有淋洗技术,主要作用机理有两方面:(1)分离粗颗粒(粒径>0.074mm)和细颗粒(粒径≤0.074mm)土壤。由于污染物倾向于分布在细粒土壤中,淋洗后污染物浓度低于修复目标值的粗颗粒土壤被筛分出来可直接回用,而污染物富集的细颗粒土壤则需要经进一步处理后回填;(2)用淋洗液带走一部分污染物,可有效降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因此现有土壤淋洗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减量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淋洗技术分出的土壤细颗粒因污染物含量高,难以直接就地回填,需要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这不但增加了处理成本,还提高了二次污染的风险,因此难以被业主接受;(2)由于人类活动和风化作用,导致土壤的细颗粒含量升高,渗透性变差,而当细颗粒含量超过30wt%时,细粒部分含量太高,处理效率大幅降低,因此现有淋洗技术难以适用于高含细粒土壤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不涉及细颗粒土壤的后处理步骤,且对于高含细粒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植物浸提液混合,造粒,得到微球团;所述植物浸提液中含有羧基、羟基和多环烃基;b)将所述微球团筑堆,得到微球堆;c)对所述微球堆进行淋洗,得到处理后土壤。优选的,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细粒含量≥25wt%,所述细粒的粒径≤0.074mm。优选的,所述植物浸提液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i)将待浸提的植物部位在水中浸泡,之后进行煎煮,固液分离,得到植物浸提液;或,i')将固体浸提产物和水混合,得到植物浸提液;所述固体浸提产物由待浸提的植物部位经过浸泡、煎煮和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浸提液,再经干燥脱水制成。优选的,所述待浸提的植物部位包括果皮、茎和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待浸提的植物部位为无患子果皮、大青叶和水葫芦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浸泡的温度为5~35℃。优选的,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干重与植物浸提液的干重的比为1t:(10~50)g。优选的,所述微球团的粒径为0.074~25mm。优选的,所述微球团中还包括外加粗粒骨料;所述外加粗粒骨料的粒径>1mm。优选的,所述微球堆的渗透系数≥10-3cm·S-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植物浸提液混合,造粒,得到微球团;所述植物浸提液中含有羧基、羟基和多环烃基;b)将所述微球团筑堆,得到微球堆;c)对所述微球堆进行淋洗,得到处理后土壤。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与植物浸提液混合造粒,使土壤中的细粒和粗粒充分混合粘结,形成微球团,从而提高了土壤的渗透系数,进而使重金属污染土壤,特别是高含细粒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处理效果大大提升。而且,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植物浸提液中还含有丰富的羧基、羟基和多环烃基,其中,多环烃基能够起到架桥连接分散的作用,一方面能够防止细粒成团板结,使它均匀分散于粗粒表面;另一方面能够使微球团具有一定强度,从而保证其在后续筑堆、喷淋时,不坍塌、不陷落。而植物浸提液中的羧基和羟基官能团则能螯合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使重金属污染物更容易被淋洗出,进一步提高淋洗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填补了当前高含细粒土壤难以淋洗处理的技术空白,仅需经过简单造粒,筑堆,喷淋,即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该方法无需使用高端的破碎筛分、固液分离设备,也不用考虑土壤细粒的固化/稳定化处理和回填,投资和营运成本大幅降低,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以及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植物浸提液混合,造粒,得到微球团;所述植物浸提液中含量羧基、羟基和多环烃基;b)将所述微球团筑堆,得到微球堆;c)对所述微球堆进行淋洗,得到处理后土壤。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中,首先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植物浸提液混合。其中,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优选为高含细粒土壤。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细粒(粒径≤0.074mm)含量≥25wt%,具体可为25wt%、30wt%、35wt%、40wt%、45wt%、50wt%、55wt%、60wt%、65wt%、70wt%或75wt%。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pH值为4~6.5,具体可为4、4.1、4.2、4.3、4.4、4.5、4.6、4.7、4.8、4.9、5、5.1、5.2、5.3、5.4、5.5、5.6、5.7、5.8、5.9、6、6.1、6.2、6.3、6.4或6.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为5~20cmol/kg,具体可为5cmol/kg、6cmol/kg、7cmol/kg、8cmol/kg、8.48cmol/kg、9cmol/kg、10cmol/kg、10.7cmol/kg、11cmol/kg、12cmol/kg、13cmol/kg、14cmol/kg、15cmol/kg、15.2cmol/kg、15.5cmol/kg、15.7cmol/kg、16cmol/kg、16.2cmol/kg、16.5cmol/kg、16.7cmol/kg、17cmol/kg、17.2cmol/kg、17.5cmol/kg、17.7cmol/kg、18cmol/kg、18.2cmol/kg、18.5cmol/kg、18.7cmol/kg、19cmol/kg、19.2cmol/kg、19.5cmol/kg、19.7cmol/kg或20cmol/kg。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Cd含量为15~35mg/kg,具体可为15mg/kg、15.5mg/kg、16mg/kg、16.5mg/kg、17mg/kg、17.5mg/kg、18mg/kg、18.5mg/kg、19mg/kg、19.5mg/kg、20mg/kg、20.5mg/kg、21mg/kg、21.5mg/kg、22mg/kg、22.5mg/kg、23mg/kg、23.6mg/kg、24mg/kg、24.5mg/kg、25mg/kg、25.5mg/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植物浸提液混合,造粒,得到微球团;所述植物浸提液中含有羧基、羟基和多环烃基;/nb)将所述微球团筑堆,得到微球堆;/nc)对所述微球堆进行淋洗,得到处理后土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植物浸提液混合,造粒,得到微球团;所述植物浸提液中含有羧基、羟基和多环烃基;
b)将所述微球团筑堆,得到微球堆;
c)对所述微球堆进行淋洗,得到处理后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细粒含量≥25wt%,所述细粒的粒径≤0.07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浸提液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i)将待浸提的植物部位在水中浸泡,之后进行煎煮,固液分离,得到植物浸提液;
或,
i')将固体浸提产物和水混合,得到植物浸提液;所述固体浸提产物由待浸提的植物部位经过浸泡、煎煮和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浸提液,再经干燥脱水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华,肖尧,钟安良,何苏祺,吴丹霞,陈俊华,郭丹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