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58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涉及土壤污染防治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现有装置土壤与修复液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包括第一筒体和修复单元,修复单元包括第二筒体、粉碎组件、循环筒、安装轴、带动安装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供应修复液的供应组件,供应组件包括第一供液管路和喷管,设有修复单元,土壤经过多组粉碎组件进行粉碎,滑落到环形腔底部,驱动机构带动安装轴转动,安装轴带动第一绞龙将土壤输送至环形腔顶部,土壤再次经粉碎后落到环形腔底部,循环充分粉碎,安装轴带动喷管转动时能够对下方两侧的环形腔内土壤喷洒修复液,在土壤粉碎、循环的时候,反复对土壤进行喷洒修复液,使土壤与修复液充分混合,修复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污染防治
,具体是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为了对土壤污染进行有效防治,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现有修复装置将土壤大量装在箱体内,进行搅拌,同时喷淋修复液,土壤堆积以及流动性差,使得修复液与部分土壤混合不充分,影响了土壤修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和修复单元,第一筒体顶部两侧均设有进料斗,所述修复单元包括第二筒体、粉碎组件、循环筒、安装轴、带动安装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供应修复液的供应组件,所述第一筒体内同心固定安装有第二筒体,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构成的环形行腔内环向间隔安装有多组粉碎组件,第一筒体上竖直固定有循环筒,循环筒两端开口且延伸至环形腔内,循环筒内同心设有安装轴,安装轴顶端贯穿第一筒体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安装轴与第一筒体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位于循环筒上下两侧以及内部的轴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绞龙,所述供应组件包括第一供液管路和喷管,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部均环向设有通道,第二筒体外壁以及第一筒体内壁上均设有与各自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孔,供液管路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部的通道连通,供液管路的一根支管与安装轴顶部转动连接且连通,所述喷管固定安装于安装轴位于环形腔顶部的轴段上且与安装轴内腔连通,喷管呈内凹的弧形,所述安装轴和第一绞龙均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第一绞龙上均匀开设有第三喷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筒体底部均匀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底端安装有滚轮。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转轴和粉碎刀片,转轴与第一筒体的端壁转动连接,第一筒体的外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连接转轴的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上环向固定有多根粉碎刀片。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齿轮副,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筒体顶部,第二电机通过齿轮副驱动连接安装轴,齿轮副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直齿轮和固定安装于安装轴上的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供液管路包括第一供液管、第二供液管、第三供液管,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均连接有与各自通道连通的第一供液管,安装轴顶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内腔连通的第三供液管,所述转轴内部中空,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之内腔连通的第二供液管,转轴上均匀开设有第二喷孔。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筒体底部设有排出多余修复液的排液口,排液口处安装有过滤网,排液口下方设有用于收集修复液的收集框,收集框内安装有泵体,泵体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供液管路连通。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循环筒的两侧筒壁均包括有活动板,活动板与筒壁铰接,第二筒体内安装有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转盘和连杆,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二筒体内,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安装有转盘,转盘端面外圈铰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与活动板铰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设有所述修复单元包括第二筒体、粉碎组件、循环筒、安装轴、带动安装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供应修复液的供应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转轴和粉碎刀片,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齿轮副,所述供应组件包括第一供液管路和喷管,土壤由进料斗进入环形腔内,逐渐向下运动,经过多组粉碎组件进行粉碎,滑落到环形腔底部,驱动机构带动安装轴转动,安装轴带动第一绞龙将土壤输送至环形腔顶部,然后土壤再次经粉碎后落到环形腔底部,循环充分粉碎,安装轴带动喷管转动时能够对下方两侧的环形腔内土壤喷洒修复液,在土壤粉碎、循环的时候,反复对土壤进行喷洒修复液,使土壤与修复液充分混合,修复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安装轴与喷管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第一供液管、4-转轴、5-粉碎刀片、6-第二供液管、7-进料斗、8-第二电机、9-齿轮副、10-第三供液管、11-安装轴、12-喷管、13-循环筒、14-转盘、15-连杆、16-活动板、17-筒门、18-第一绞龙、19-排液口、20-泵体、21-收集框、22-滚轮、23-支撑腿、24-过滤网、25-第二绞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包括第一筒体1和修复单元,第一筒体1底部均匀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23优选通过螺栓与第一筒体1固定连接,支撑腿23底端安装有滚轮22,方便装置的移动,第一筒体1顶部两侧均设有进料斗7,所述修复单元包括第二筒体2、粉碎组件、循环筒13、安装轴11、带动安装轴11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供应修复液的供应组件,所述第一筒体1内同心固定安装有第二筒体2,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构成的环形行腔内环向间隔安装有多组粉碎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转轴4和粉碎刀片5,转轴4与第一筒体1的端壁转动连接,第一筒体1的外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连接转轴4的第一电机,第一转轴4上环向固定有多根粉碎刀片5,第一筒体1上竖直固定有循环筒13,循环筒13两端开口且延伸至环形腔内,循环筒13内同心设有安装轴11,安装轴11顶端贯穿第一筒体1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安装轴11与第一筒体1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8和齿轮副9,第二电机8固定安装于第一筒体1顶部,第二电机8通过齿轮副9驱动连接安装轴11,齿轮副9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电机8输出轴上的主动直齿轮和固定安装于安装轴11上的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安装轴11位于循环筒13上下两侧以及内部的轴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绞龙18,土壤由进料斗7进入环形腔内,逐渐向下运动,经过多组粉碎组件进行粉碎,滑落到环形腔底部,驱动机构带动安装轴11转动,安装轴11带动第一绞龙18将土壤输送至环形腔顶部,然后土壤再次经粉碎后落到环形腔底部,循环充分粉碎,所述供应组件包括第一供液管路和喷管12,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部均环向设有通道,第二筒体2外壁以及第一筒体1内壁上均设有与各自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孔,供液管路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部的通道连通,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包括第一筒体(1)和修复单元,第一筒体(1)顶部两侧均设有进料斗(7),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单元包括第二筒体(2)、粉碎组件、循环筒(13)、安装轴(11)、带动安装轴(11)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供应修复液的供应组件,所述第一筒体(1)内同心固定安装有第二筒体(2),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构成的环形行腔内环向间隔安装有多组粉碎组件,第一筒体(1)上竖直固定有循环筒(13),循环筒(13)两端开口且延伸至环形腔内,循环筒(13)内同心设有安装轴(11),安装轴(11)顶端贯穿第一筒体(1)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安装轴(11)与第一筒体(1)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11)位于循环筒(13)上下两侧以及内部的轴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绞龙(18);/n所述供应组件包括第一供液管路和喷管(12),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部均环向设有通道,第二筒体(2)外壁以及第一筒体(1)内壁上均设有与各自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孔,供液管路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部的通道连通,供液管路的一根支管与安装轴(11)顶部转动连接且连通,所述喷管(12)固定安装于安装轴(11)位于环形腔顶部的轴段上且与安装轴(11)内腔连通,喷管(12)呈内凹的弧形,所述安装轴(11)和第一绞龙(18)均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第一绞龙(18)上均匀开设有第三喷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包括第一筒体(1)和修复单元,第一筒体(1)顶部两侧均设有进料斗(7),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单元包括第二筒体(2)、粉碎组件、循环筒(13)、安装轴(11)、带动安装轴(11)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供应修复液的供应组件,所述第一筒体(1)内同心固定安装有第二筒体(2),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构成的环形行腔内环向间隔安装有多组粉碎组件,第一筒体(1)上竖直固定有循环筒(13),循环筒(13)两端开口且延伸至环形腔内,循环筒(13)内同心设有安装轴(11),安装轴(11)顶端贯穿第一筒体(1)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安装轴(11)与第一筒体(1)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11)位于循环筒(13)上下两侧以及内部的轴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绞龙(18);
所述供应组件包括第一供液管路和喷管(12),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部均环向设有通道,第二筒体(2)外壁以及第一筒体(1)内壁上均设有与各自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孔,供液管路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部的通道连通,供液管路的一根支管与安装轴(11)顶部转动连接且连通,所述喷管(12)固定安装于安装轴(11)位于环形腔顶部的轴段上且与安装轴(11)内腔连通,喷管(12)呈内凹的弧形,所述安装轴(11)和第一绞龙(18)均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第一绞龙(18)上均匀开设有第三喷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底部均匀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3),支撑腿(23)底端安装有滚轮(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污染防治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转轴(4)和粉碎刀片(5),转轴(4)与第一筒体(1)的端壁转动连接,第一筒体(1)的外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连接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景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景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