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56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包括底座,机架体,搅拌装置,滤渣机构,嵌装板,配电柜,废水箱和滤筐,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在对大米淘洗之前,首先要对大米进行除杂,通过进水口向筒体内加水,大米中掺杂的稻壳会上浮,随着水量的增多,多余的水裹挟着稻壳从出水口进入循环管,然后流入废水箱内,实现了大米除杂,有效的保证了大米淘洗效果;搅拌装置的设置,既实现了对大米搅拌淘洗,又防止大米粘附在筒体上的情况,提高了大米的淘洗效果,又保证大米能够全部输出;废水箱和滤框的设置,将淘洗完毕的大米从卸料口卸出,废水进入废水箱,大米落入滤框,方便了大米的收集和整理,提高了大米淘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米加工
,具体说是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大米淘洗多是通过人工手动清洗或喷淋池清洗的方式实现,人工手动清洗,清洗效率较低,并且清洗效果不佳,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及水资源,并且费时费力,人力成本支出较高,无法满足大批量的大米清洗需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202024A,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大米淘洗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筒体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污管一,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内部横向设置有过滤板一和位于所述过滤板一下方的过滤板二,所述筒体内部上壁中间位置设置有震荡机构,所述震荡机构下端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筒体一侧且位于所述过滤板一上方设置有排污管二,所述筒体一侧且位于所述过滤板二上方设置有出料口。但是现有的大米淘洗装置还存在着出料口设置在筒体的侧面,无法实现大米的输出,由于控水后的大米会粘附在筒体内壁,无法将大米全部排出,不能将大米中参杂的稻壳漂洗出,以及不方便对清洗后的大米收集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大米淘洗装置还存在着出料口设置在筒体的侧面,无法实现大米的输出,由于控水后的大米会粘附在筒体内壁,无法将大米全部排出,不能将大米中参杂的稻壳漂洗出,以及不方便对清洗后的大米收集的问题。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包括底座,机架体,搅拌装置,滤渣机构,嵌装板,配电柜,废水箱和滤筐,所述机架体焊接在底座上方的一端,并与底座组合成C字状;所述搅拌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的顶部,下端延伸至滤渣机构内,并通过导线与配电柜连接;所述滤渣机构安装在嵌装板上,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嵌装板右端与机架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配电柜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的一侧,并通过导线与市电连接;所述废水箱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滤筐嵌装在废水箱上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主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套,连接杆,从动轴,刮板和刮条,所述搅拌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的顶部,并与配电柜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搅拌轴上端贯穿机架体,并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主齿轮配合安装在搅拌轴的下端;所述从动齿轮采用2个,均与从动轴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套设置3个,分别过盈配合在搅拌轴和从动轴的下方;所述连接杆焊接在固定套与固定套之间;所述从动轴采用2个;所述刮板采用2个,均通过联轴器安装在从动轴的下方;所述刮条卡接在刮板的外侧。所述刮条具体采用PP材质,刮条与刮条之间的距离为筒体的内径,能够贴合筒体旋转,既起到了大米清洗时的搅拌作用,又能将粘附在筒体内壁上的大米刮落,保证大米完全被输出,而且刮条还能防止挤碎大米的情况出现。所述滤渣机构包括筒体,进水口,出水口,循环管,卸料口和阻料板,所述筒体设置为圆筒状;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筒体上端的一侧;所述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循环管与废水箱连接;所述卸料口设置在筒体的底部;所述阻料板插接在卸料口内部。所述从动齿轮与主齿轮组成一个行星齿轮系,并相互啮合,实现了安装有刮板的从动轴的公转,实现对筒体内的刮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在对大米淘洗之前,首先要对大米进行除杂,通过进水口向筒体内加水,大米中掺杂的稻壳会上浮,随着水量的增多,多余的水裹挟着稻壳从出水口进入循环管,然后流入废水箱内,实现了大米除杂,有效的保证了大米淘洗效果。2.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的设置,在对大米进行淘洗时,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和主齿轮旋转,通过固定套和连接杆带动从动轴旋转,在从动齿轮和主齿轮的啮合下,实现了从动轴的自传和围绕搅拌轴的公转,既实现了对大米搅拌淘洗,又防止大米粘附在筒体上的情况,提高了大米的淘洗效果,又保证大米能够全部输出。3.本专利技术废水箱和滤框的设置,将淘洗完毕的大米从卸料口卸出,废水进入废水箱,大米落入滤框,方便了大米的收集和整理,提高了大米淘洗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滤渣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机架体、3搅拌装置、31搅拌电机、32搅拌轴、33主齿轮、34从动齿轮、35固定套、36连接杆、37从动轴、38刮板、39刮条、4滤渣机构、41筒体、42进水口、43出水口、44循环管、45卸料口、46阻料板、5嵌装板、6配电柜、7废水箱、8滤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请参阅图1-3,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包括底座1,机架体2,搅拌装置3,滤渣机构4,嵌装板5,配电柜6,废水箱7和滤筐8,机架体2焊接在底座1上方的一端,并与底座1组合成C字状;搅拌装置3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2的顶部,下端延伸至滤渣机构4内,并通过导线与配电柜6连接;滤渣机构4安装在嵌装板5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嵌装板5右端与机架体2通过螺栓连接;配电柜6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2的一侧,并通过导线与市电连接;废水箱7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滤筐8嵌装在废水箱7上部。本专利技术中,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主齿轮33,从动齿轮34,固定套35,连接杆36,从动轴37,刮板38和刮条39,搅拌电机31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2的顶部,并与配电柜6通过导线连接;搅拌轴32上端贯穿机架体2,并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31连接;主齿轮33配合安装在搅拌轴32的下端;从动齿轮34采用2个,均与从动轴37配合连接;固定套35设置3个,分别过盈配合在搅拌轴32和从动轴37的下方;连接杆36焊接在固定套35与固定套35之间;从动轴37采用2个;刮板38采用2个,均通过联轴器安装在从动轴37的下方;刮条39卡接在刮板38的外侧。刮条39具体采用PP材质,刮条39与刮条39之间的距离为筒体41的内径,能够贴合筒体41旋转,既起到了大米清洗时的搅拌作用,又能将粘附在筒体41内壁上的大米刮落,保证大米完全被输出,而且刮条39还能防止挤碎大米的情况出现。滤渣机构4包括筒体41,进水口42,出水口43,循环管44,卸料口45和阻料板46,筒体41设置为圆筒状;进水口42和出水口43均开设在筒体41上端的一侧;进水口42通过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出水口43通过循环管44与废水箱7连接;卸料口45设置在筒体41的底部;阻料板46插接在卸料口45内部。从动齿轮34与主齿轮33组成一个行星齿轮系,并相互啮合,实现了安装有刮板38的从动轴37的公转,实现对筒体41内的刮拭。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中,在对大米淘洗之前,首先要对大米进行除杂,通过进水口42向筒体41内加水,大米中掺杂的稻壳会上浮,随着水量的增多,多余的水裹挟着稻壳从出水口43进入循环管44,然后流入废水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机架体(2),搅拌装置(3),滤渣机构(4),嵌装板(5),配电柜(6),废水箱(7)和滤筐(8),所述机架体(2)焊接在底座(1)上方的一端,并与底座(1)组合成C字状;所述搅拌装置(3)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2)的顶部,下端延伸至滤渣机构(4)内,并通过导线与配电柜(6)连接;所述滤渣机构(4)安装在嵌装板(5)上,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嵌装板(5)右端与机架体(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配电柜(6)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2)的一侧,并通过导线与市电连接;所述废水箱(7)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滤筐(8)嵌装在废水箱(7)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机架体(2),搅拌装置(3),滤渣机构(4),嵌装板(5),配电柜(6),废水箱(7)和滤筐(8),所述机架体(2)焊接在底座(1)上方的一端,并与底座(1)组合成C字状;所述搅拌装置(3)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2)的顶部,下端延伸至滤渣机构(4)内,并通过导线与配电柜(6)连接;所述滤渣机构(4)安装在嵌装板(5)上,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嵌装板(5)右端与机架体(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配电柜(6)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2)的一侧,并通过导线与市电连接;所述废水箱(7)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滤筐(8)嵌装在废水箱(7)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大米淘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主齿轮(33),从动齿轮(34),固定套(35),连接杆(36),从动轴(37),刮板(38)和刮条(39),所述搅拌电机(31)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2)的顶部,并与配电柜(6)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搅拌轴(32)上端贯穿机架体(2),并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31)连接;所述主齿轮(33)配合安装在搅拌轴(32)的下端;所述从动齿轮(34)采用2个,均与从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常润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