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包括体位调节气囊,所述体位调节气囊包括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所述第一调节层包括若干沿X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二调节层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设有用于控制充气或放气的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患者患侧侧胸高度的调节,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效率,且通过适应患者脊柱弯曲特征支撑患者身体,提高患者躺卧的舒适度;另外,通过控制充气量可实现对患者患侧侧胸高度的无级调节,进一步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患者进行乳腺微创术时,部分患者乳腺肿物由于位于乳房的外侧,为方便术中操作,需要将患者侧卧,上肢外展,充分暴露侧胸,现今一般是通过将普通的垫枕甚至手术衣等物品垫在患者的后背,垫高后的效果较差,导致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操作的难度增加,影响手术的效率,并且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乳腺微创术的精准度和患者使用舒适度的一种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体位调节气囊,所述体位调节气囊包括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所述第一调节层包括若干沿X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二调节层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设有用于控制充气或放气的控制阀。可选的,所述体位调节气囊包括气囊固定架,所述气囊固定架包括安装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安装底板边缘用于限制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移动的侧边挡板,所述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依次层叠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层的厚度为40-50mm,所述第二调节层的厚度为20-30mm。可选的,所述体位调节气囊还包括电控充气单元,所述电控充气单元通过所述控制阀与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连通。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当患者上身躺卧在调节气囊上时,能通过对调节气囊的第一调节层或第二调节层进行充气操作,前者实现对患者上身位置进行侧翻,调整患者侧胸高度,后者可灵活配合不同患者的脊柱弯曲,尤其老年人的病理性弯曲,保证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例如,当对第一调节层的不同位置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时,根据不同位置的第一气囊充气后支撑患者身体的不同位置,使患者的上身产生侧转,从而使患者的上身转向不同的位置,实现患者患侧侧胸高度的调节,方便在乳腺微创术过程中进行控制调节,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效率,当对第二调节层的不同位置第二气囊进行充气时,根据不同位置的第二气囊充气后制成适合患者的脊柱弯曲的形状,使患者的脊柱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的体位,提高患者躺卧的舒适度;另外,由于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气进行调节患者上身的位置,通过控制充气量可实现对患者患侧侧胸高度的无级调节,从而实现患者患侧侧胸位置的微调,进一步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体位调节气囊X-X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体位调节气囊Y-Y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体位调节气囊,11、第一调节层,111、第一气囊,12、第二调节层,121、第二气囊,13、气囊固定架,131、安装底板,132、侧边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X轴方向”、“Y轴方向”、“水平”、“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包括体位调节气囊1,体位调节气囊1包括第一调节层11和第二调节层12,第一调节层11包括若干沿X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气囊111,第二调节层12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二气囊121,第一气囊111和第二气囊121均设有用于控制充气或放气的控制阀。本技术结构简单,当患者上身躺卧在调节气囊上时,能通过对调节气囊的第一调节层11或第二调节层12进行充气操作,前者实现对患者上身位置进行侧翻,调整患者侧胸高度,后者可灵活配合不同患者的脊柱弯曲,尤其老年人的病理性弯曲,从而保证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例如,当对第一调节层11的不同位置的第一气囊111进行充气时,根据不同位置的第一气囊111充气后支撑患者身体的不同位置,使患者的上身产生侧转,从而使患者的上身转向不同的位置,实现患者患侧侧胸高度的调节,方便在乳腺微创术过程中进行控制调节,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效率,当对第二调节层12的不同位置第二气囊121进行充气时,根据不同位置的第二气囊121充气后制成适合患者的脊柱弯曲的形状,使患者的脊柱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的体位,提高患者躺卧的舒适度;另外,由于通过第一气囊111和第二气囊121进行充气进行调节患者上身的位置,通过控制充气量可实现对患者患侧侧胸高度的无级调节,从而实现患者患侧侧胸位置的微调,进一步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体位调节气囊1包括气囊固定架13,气囊固定架13包括安装底板131以及围设于安装底板131边缘用于限制第一调节层11和第二调节层12移动的侧边挡板132,第一调节层11和第二调节层12依次层叠于安装底板131上,从而通过侧边挡板132限制调节气缸的移动,提高调节气囊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且可用于防止患者抬高侧胸高度时滑落。具体的,由于部分患者的乳腺肿瘤位于乳房的外侧,因此,需要患者侧卧,上肢外展,充分暴露侧胸,肿物位置越靠外,侧卧幅度越大,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层11的厚度为40-50mm,第二调节层12的厚度为20-30mm。本实施例的体位调节气囊1还包括电控充气单元,电控充气单元通过控制阀与第一气囊111或第二气囊121连通,实现第一气囊111和第二气囊121的电控充气放气,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当患者上身躺卧在调节气囊上时,能通过对调节气囊的第一调节层11或第二调节层12进行充气操作,前者实现对患者上身位置进行侧翻,调整患者侧胸高度,后者可灵活配合不同患者的脊柱弯曲,尤其老年人的病理性弯曲,从而保证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例如,当对第一调节层11的不同位置的第一气囊111进行充气时,根据不同位置的第一气囊111充气后支撑患者身体的不同位置,使患者的上身产生侧转,从而使患者的上身转向不同的位置,实现患者患侧侧胸高度的调节,方便在乳腺微创术过程中进行控制调节,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效率,当对第二调节层12的不同位置第二气囊121进行充气时,根据不同位置的第二气囊121充气后制成适合患者的脊柱弯曲的形状,使患者的脊柱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的体位,提高患者躺卧的舒适度;另外,由于通过第一气囊111和第二气囊121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体位调节气囊,所述体位调节气囊包括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所述第一调节层包括若干沿X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二调节层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设有用于控制充气或放气的控制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体位调节气囊,所述体位调节气囊包括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所述第一调节层包括若干沿X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二调节层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设有用于控制充气或放气的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微创术用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调节气囊包括气囊固定架,所述气囊固定架包括安装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安装底板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穎青,胡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