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顺华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翻身护理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53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翻身护理垫,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中垫、位于中垫两侧的翻板、设于翻板上的辊子、包围在辊子上的帆布带、设于翻板与底板之间的气囊、支撑垫、气泵组件以及遥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翻板设置帆布带与辊子,从而将翻板在上升时与病人身体之间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相对滑动摩擦力,转换成辊子的滚动驱动力,并使该滑动摩擦力消除,从而保护了病人身体背部的伤口不受二次伤害;并且帆布带上的透气口与各辊子之间的间隙能够使空气产生良好的对流,从而提升了透气性,避免了褥疮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翻身护理垫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翻身护理垫。
技术介绍
在对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中,由于一些病人在卧床时不方便自己翻转身体,因此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翻身,医护人员在帮助一些体重大的病人翻身时,非常不方便,因此现有的通常做法为采用专用的翻身病床或者翻身枕对病人辅助翻身,但是翻身病床显然不适用于病人在家中自己使用,并且翻身枕在自己操作时也比较难操作;特别是,如果当病人的背部、肩部或臀部有创伤时,如果利用现有的翻身器械进行翻身,器械的移动部分会从水平转向竖直方向,此时活动部分中与病人的身体相接触的接触面与病人的皮肤之间会产生一个相对的滑动摩擦运动,这个相对的滑动摩擦运动很容易对病人身体上的创口造成撕裂与二次伤害,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疼痛并且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并且,现有的翻身器械的透气性也较差,当患者长期卧床时,皮肤由于受挤压与缺氧,极易生长褥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翻身护理垫,从而克服现有翻身器械无法克服活动部分与病人身体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运动,对病人身上的创口造成二次伤害的缺陷,以及透气性差,容易生长褥疮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翻身护理垫,包括底板,其上设有中垫;翻板,两块所述翻板对称设于所述中垫的两侧,各所述翻板中靠近所述中垫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该翻板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开合;帆布带,其通过辊子设于所述翻板上,多个所述辊子由所述翻板的一端到所述翻板的另一端间隔排列,所述辊子均被套设于所述帆布带内;以及气囊,其设于所述翻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该气囊能够为所述翻板提供转动的动力源。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板的另一端的中部开有缺口,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支撑垫。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辊子由辊芯和套设于所述辊芯上的海绵套组成。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帆布带上开有多个透气孔。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气泵组件,其通过两根气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囊相连接。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遥控器,其用于控制气泵组件。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垫由柔性材料制成,该中垫的顶面与所述帆布带在放平状态下的顶面相平齐。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垫由橡胶材料制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翻板上设有的套在辊子上的帆布带,当翻板向上翻转时,将人体与板面之间的相对运动会通过帆布带转换成辊子的滚动运动,因此能够将人体与帆布带之间的滑动摩擦运动消除,防止了对病人伤口的二次伤害。2.本技术中的帆布带上开有通气孔,帆布带内部的辊子之间又存在间隙,因此能够在通气孔与间隙之间形成空气对流,提升了透气性。3.橡胶材料的支撑垫能够防止在翻板放平时固定锁紧帆布带,防止平躺时病人身体的滑动。4.辊子中套有柔软的海绵套,能够提升病人躺卧在护理垫上时的舒适性。5.利用气垫的充气抬升翻板,容易控制护理垫的整体厚度,使器械更便携易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翻身护理垫的结构图。图2是一侧翻板、帆布带与辊子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辊子的结构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中垫,3-翻板,4-帆布带,5-辊子,6-气囊,7-支撑垫,8-气泵组件,9-气管,10-遥控器,31-缺口,41-透气孔,51-辊芯,52-海绵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翻身护理垫包括:底板1,中垫2,翻板3,帆布带4,辊子5,气囊6,支撑垫7,气泵组件8,气管9,遥控器10,缺口31,透气孔41,辊芯51以及海绵套52。底板1的正中心固定有一块矩形的中垫2,中垫2的表面为布料或皮料,并且其内部填充有棉絮或海绵等柔性材料;位于中垫2两侧的底板1上固定有两对铰座,翻板3的一端通过铰轴与铰座连接,铰轴的轴线与中垫2的两侧面相平行,且距离两侧面有1~1.5cm的距离,翻板3的另一端上开有一个矩形的缺口31,翻板31的两侧边向上成90度弯折;辊子5由辊芯51与海绵套52组成,辊芯51的两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侧板3的两个侧边上,辊芯51的轴线与铰轴的轴线像平行,海绵套52套在辊芯51上,多根棍子5由翻板3的一端到翻板3的另一端并排安装,且每根棍子5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帆布带4为环形宽带结构,其上面开有多个透气孔41;帆布带4套设在位于翻板3两端的两根辊子5上,其余的辊子5也均被包围在帆布带4的内部;在每块翻板3的下部与底板1之间安装有气囊6,每个气囊6分别通过一根气管9与气泵组件8相连接,气泵组件8中有设有能够为气囊6充气的气泵,为气泵6放气的电子泄压阀以及控制电路;遥控器1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对控制电路实施控制,以控制充气气泵的启停与电子泄压阀的开关。底板1上设有两块橡胶材质的支撑垫7,其位置刚好与翻板3另一端的缺口31相对应,当翻板3放平时,支撑垫7恰好能够穿过缺口31并顶在帆布带4的底面和侧面上,支撑垫7的高度能够在当翻板3放平时,使帆布带4的顶面基本保持水平;中垫2的顶面与帆布带4在放平状态下的顶面相平齐。接下来,对该实施例中便携式翻身护理垫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了解本技术:1.使用方法:在使用时,首先将护理垫放置于床上,将气泵组件8放置于地面上;然后让病人躺在该护理垫上,尽量使患者的肩部,背部以及臀部均躺在护理垫上,躺卧时,头部的朝向尽量与中垫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最后按照翻转需要,用遥控器控制分别控制左右两侧的翻板3上翻或者放平,从而对病人进行辅助翻身。2.工作原理:当需要一侧的翻板上翻时,用遥控器控制该侧的气泵为该侧的气囊6充气,气囊6通过膨胀而使该侧的翻板3抬高,从而实现翻板3的上翻,如果需要重新放平翻板3,在通过遥控器控制该侧的电子泄压阀对该侧的气囊6进行放气,气囊的收缩使该侧的翻板3回落,从而实现翻板3的放平;通常情况下,如果在病人平躺时使翻板上翻,此时两者的接触面会产生一个相对运动,从而产生相对滑动摩擦,这样就会对病人背部皮肤与伤口造成一定伤害,在该实施例中,当翻板3上翻时,辊子5能够带动帆布带4进行运动,当病人与帆布带4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驱动帆布带4向相对运动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此相对滑动摩擦力转换成辊子5的转动驱动力,从而将在通常情况下病人与翻板接触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转换消除,达到了对患者伤口的保护作用;帆布带4上开有通气孔41,设在帆布带4内部的辊子5之间又存在间隙,因此能够在通气孔41与间隙之间形成空气对流,从而提升了透气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翻板设置帆布带与辊子,从而将翻板在上升时与病人身体之间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相对滑动摩擦力,转换成辊子的滚动驱动力,并使该滑动摩擦力消除,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翻身护理垫,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其上设有中垫(2);/n翻板(3),两块所述翻板(3)对称设于所述中垫(2)的两侧,各所述翻板(3)中靠近所述中垫(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铰接,该翻板(3)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1)开合;/n帆布带(4),其通过辊子(5)设于所述翻板(3)上,多个所述辊子(5)由所述翻板(3)的一端到所述翻板(3)的另一端间隔排列,所述辊子(5)均被套设于所述帆布带(4)内;以及/n气囊(6),其设于所述翻板(3)与所述底板(1)之间,该气囊(6)能够为所述翻板(3)提供转动的动力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翻身护理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其上设有中垫(2);
翻板(3),两块所述翻板(3)对称设于所述中垫(2)的两侧,各所述翻板(3)中靠近所述中垫(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铰接,该翻板(3)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1)开合;
帆布带(4),其通过辊子(5)设于所述翻板(3)上,多个所述辊子(5)由所述翻板(3)的一端到所述翻板(3)的另一端间隔排列,所述辊子(5)均被套设于所述帆布带(4)内;以及
气囊(6),其设于所述翻板(3)与所述底板(1)之间,该气囊(6)能够为所述翻板(3)提供转动的动力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翻身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3)的另一端的中部开有缺口(31),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缺口(31)相对应的支撑垫(7)。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华梁世景卢翔
申请(专利权)人:刘顺华卢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