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诱导催化生物油酯化功能的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53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诱导催化生物油酯化功能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激光加工和织构填充技术将催化剂填充到摩擦副表面,实现摩擦过程中原位催化生物油酯化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表面处理,原位解决生物油的腐蚀磨损问题。该表面处理方法简便、容易实现,不仅适用于普通的碳钢材料,还能与表面涂层等其他表面处理技术结合,能够广泛应用于生物油环境下金属材料的抗腐耐磨和减摩润滑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诱导催化生物油酯化功能的表面处理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表面处理
,具体是一种摩擦诱导催化生物油酯化功能的表面处理方法。二、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然而,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引发了能源危机和全球温室效应。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发了多种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生物油是生物质通过热解技术得到的一种液体燃料,有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应用到发动机中。和传统化石能源相比,生物油的原料来源广泛、种类多、数量大;生物油中的硫元素含量低,燃烧排放的污染性气体较少;原料生物质的生长过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在生物油的整个周期内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但是,生物油中存在较高含量的酸性有机物,在生物油使用过程中会腐蚀发动机摩擦副,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缓解生物油的腐蚀问题,申请人专利技术了生物油/柴油乳化(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906331A)和催化酯化(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343055A)等方法改性生物油,然而,这些处理方法均属于生物油使用前的预处理,而非原位处理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诱导催化生物油酯化功能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采用激光对摩擦副表面进行织构处理,将织构形状加工成长条形,织构宽度为80-105μm,织构间距为200-500μm,织构深度为8-40μm,激光功率为3-5W,织构处理后用金相砂纸打磨表面,去除毛刺;/n2)将1.8-6g聚四氟乙烯和0.2-4g催化剂粉末按质量比(60-90%):(10-40%)分散到100mL无水乙醇溶液中,采用探针式超声波处理器超声处理2-10min,然后快速过滤出混合粉末,于80℃烘干去除残余的乙醇,得到均匀混合的粉末;/n3)将混合均匀的粉末均匀铺在织构处理后的摩擦副表面,并覆盖一层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诱导催化生物油酯化功能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激光对摩擦副表面进行织构处理,将织构形状加工成长条形,织构宽度为80-105μm,织构间距为200-500μm,织构深度为8-40μm,激光功率为3-5W,织构处理后用金相砂纸打磨表面,去除毛刺;
2)将1.8-6g聚四氟乙烯和0.2-4g催化剂粉末按质量比(60-90%):(10-40%)分散到100mL无水乙醇溶液中,采用探针式超声波处理器超声处理2-10min,然后快速过滤出混合粉末,于80℃烘干去除残余的乙醇,得到均匀混合的粉末;
3)将混合均匀的粉末均匀铺在织构处理后的摩擦副表面,并覆盖一层称量纸,在压片机上加载5-10MPa并保压5-10min,得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福彭玉斌陈星包一琛田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