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斌专利>正文

腹腔镜用盆腔与腹腔隔离保护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48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腹腔镜用盆腔与腹腔隔离保护膈,其特征是由隔离袋、控制导管、连体鞘管、连体鞘帽和连体基座组成。其中隔离袋为袋状结构,袋口为环状气囊构成,其中有牵收线;控制导管由内管、外管、螺母、空心导气垫、充气阀和控制基座组成,充气阀连通外管,并与袋口的环状气囊相固定连通;连体鞘管为管状结构,一端与隔离袋固定连通,另一端可与连体鞘帽或连体基座相连接;连体鞘帽为帽状结构,一端封闭的帽顶设置有牵拉环,另一端设置有螺纹结构,可与连体鞘管相连接;连体基座为管状结构,设置有单向气阀、充气阀和一端管口螺纹结构,可与连体鞘管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盆腔与腹腔之间造成两个完全封闭隔离的区域,有效防止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镜用盆腔与腹腔隔离保护膈
本专利技术涉及腹腔镜手术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盆腔和腹腔是人体内相连通的两个区域,腹腔镜手术是在腹壁上穿刺形成多个微小的穿刺孔,在向腹腔内充气后将腹腔膨胀,因此在盆腔和腹腔内形成手术操作的空间,在腹腔镜窥视下,经过腹壁穿刺孔内的腹壁穿刺器鞘管置入长柄的手术器械,将腹腔或盆腔内病变的组织或器官分离或切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腹腔镜手术向腹腔内充气形成的腹腔内高气压,向上压迫膈肌,进而挤压胸腔,明显增加了心肺负担。由于盆腔位于腹腔的下方,当进行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内器官的腹腔镜手术时,为了避免腹腔内的网膜、肠管等腹腔内的器官因自身的重力作用滑落到盆腔而遮挡手术视野,目前临床采用患者头低足高的体位,也就是术中要求患者长时间保持的盆腔水平位置要高出腹腔的水平位置,患者被强制保持类似于呈部分“倒立”的姿势,显然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增加了心肺负担,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都势必增加了手术麻醉风险。另外,目前患者盆腔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肿瘤组织碎屑,以及盆腔冲洗产生的污秽液体,由于患者术中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腹腔镜用盆腔与腹腔隔离保护膈,其特征是由隔离袋、控制导管、连体鞘管、连体鞘帽和连体基座组成,隔离袋为袋状结构,由防水薄膜材料制成,设置有隔离袋体、环状气囊和牵收线,其中袋口为可充气的环状气囊构成,环状气囊内设置有环形的牵收线,环状气囊上设置有控制导管,控制导管由内管、外管、螺母、空心导气垫、充气阀和控制基座组成,充气阀连通外管,外管与袋口的环状气囊相连通,控制基座为管状结构,与内管相连通,其内设置有单向气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腹腔镜用盆腔与腹腔隔离保护膈,其特征是由隔离袋、控制导管、连体鞘管、连体鞘帽和连体基座组成,隔离袋为袋状结构,由防水薄膜材料制成,设置有隔离袋体、环状气囊和牵收线,其中袋口为可充气的环状气囊构成,环状气囊内设置有环形的牵收线,环状气囊上设置有控制导管,控制导管由内管、外管、螺母、空心导气垫、充气阀和控制基座组成,充气阀连通外管,外管与袋口的环状气囊相连通,控制基座为管状结构,与内管相连通,其内设置有单向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腹腔镜用盆腔与腹腔隔离保护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斌
申请(专利权)人:凌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