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室外挂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35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室外挂衣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室外挂衣架,包括:支撑部、架体部和挂钩,支撑部竖直设置,架体部设置在支撑部的顶端,与支撑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多个挂钩间隔的布设在架体部上,与架体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架体部包括:横梁、纵梁和竖梁,横梁、纵梁和竖梁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形成多层桁架式的架体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室外挂衣架,造型美观,架体部与支撑部之间、挂钩与架体部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安装方便,也方便人们在室外活动时挂置衣物,为人们营造细致周到的活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室外挂衣架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衣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室外挂衣架。
技术介绍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兼有生态维护、美化环境和减灾避难等综合作用,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公园绿地内设有一定的健身场所和健身设施,供人们在游园时活动筋骨、强身健体。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城市公园绿地,在室外的健身场所和健身设施处缺少可挂衣设施,给人们的健身活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室外挂衣架,供人们挂置衣物,方便人们做健身活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室外挂衣架,包括:支撑部、架体部和多个挂钩;所述支撑部竖直设置;所述架体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且所述架体部与所述支撑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多个挂钩间隔的布设在所述架体部上,所述挂钩与所述架体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架体部包括:多根横梁、多根纵梁和多根竖梁;所述多根横梁、所述多根纵梁和所述多根竖梁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形成多层桁架式的所述架体部。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底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分别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之间形成十字卡槽,所述十字卡槽用于供所述架体部嵌入。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架体部包括:底架、第一中架、第二中架、第三中架和顶架;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纵梁呈十字型设置,卡接在所述支撑部顶端的十字卡槽内,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所述第二纵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横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纵梁上;所述第一中架包括:第四横梁、第五横梁、第三纵梁、第一竖梁、第二竖梁、第三竖梁和第四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纵梁连接,所述第二竖梁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梁上,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五横梁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上,所述第三竖梁和所述第四竖梁的顶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五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竖梁和所述第四竖梁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三纵梁连接;所述第二中架包括:第四纵梁、第五纵梁、第五竖梁、第六竖梁和第七竖梁;所述第五竖梁和所述第六竖梁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四纵梁和所述第五纵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竖梁和所述第六竖梁的顶端连接,且所述第四纵梁位于所述第五纵梁的上方,所述第四纵梁和所述第五纵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七竖梁连接;所述第三中架包括:第六纵梁、第七纵梁、第八纵梁、第八竖梁、第九竖梁和第十竖梁;所述第八竖梁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第五横梁的底部,所述第六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竖梁连接,所述第九竖梁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六纵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竖梁的顶端连接,所述第十竖梁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第七纵梁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纵梁设置在所述第十竖梁246的底端;所述顶架包括:第六横梁、第七横梁、第十一竖梁和第十二竖梁;所述第六横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纵梁上,所述第十一竖梁的底端与所述第六横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竖梁的顶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竖梁设置在所述第七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二竖梁的顶端与所述第七横梁连接。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电源插座为防水型电源插座。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容置槽内还设有WiFi信号收发器和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WiFi信号收发器电信连接,所述网络接口用于提供网络通信,所述WiFi信号收发器用于将网络信号发出,并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网络请求。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容置槽处设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上设有锁钩。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架体部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位于所述架体部的底部。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挂钩的材质为竹木,所述架体部的材质为不锈钢。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多功能室外挂衣架,通过设置支撑部、架体部和多个挂钩,架体部设置在支撑部的顶端,与支撑部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多个挂钩间隔的布设在架体部上,与架体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架体部包括:多根横梁、多根纵梁和多根竖梁,横梁、纵梁和竖梁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形成多层桁架式的架体部。本技术的多功能室外挂衣架,造型美观,架体部与支撑部之间、挂钩与架体部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安装方便,也方便人们在室外活动时挂置衣物,为人们营造细致周到的活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功能室外挂衣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功能室外挂衣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架体部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架体部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架体部的又一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架体部的再一局部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部;11、底板;12、第一支撑柱;121、容置槽;122、封闭门;123、锁钩;13、第二支撑柱;14、第三支撑柱;15、第四支撑柱;2、架体部;21、底架;211、第一横梁;212、第二横梁;213、第三横梁;214、第一纵梁;215、第二纵梁;22、第一中架;221、第四横梁;222、第五横梁;223、第三纵梁;224、第一竖梁;225、第二竖梁;226、第三竖梁;227、第四竖梁;23、第二中架;231、第四纵梁;232、第五纵梁;233、第五竖梁;234、第六竖梁;235、第七竖梁;24、第三中架;241、第六纵梁;242、第七纵梁;243、第八纵梁;244、第八竖梁;245、第九竖梁;246、第十竖梁;25、顶架;251、第六横梁;252、第七横梁;253、第十一竖梁;254、第十二竖梁;3、挂钩;4、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室外挂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架体部和多个挂钩;/n所述支撑部竖直设置;/n所述架体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且所述架体部与所述支撑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n所述多个挂钩间隔的布设在所述架体部上,所述挂钩与所述架体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n所述架体部包括:多根横梁、多根纵梁和多根竖梁;/n所述多根横梁、所述多根纵梁和所述多根竖梁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形成多层桁架式的所述架体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室外挂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架体部和多个挂钩;
所述支撑部竖直设置;
所述架体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且所述架体部与所述支撑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
所述多个挂钩间隔的布设在所述架体部上,所述挂钩与所述架体部通过榫卯结构连接;
所述架体部包括:多根横梁、多根纵梁和多根竖梁;
所述多根横梁、所述多根纵梁和所述多根竖梁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形成多层桁架式的所述架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室外挂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
所述底板用于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分别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之间形成十字卡槽,所述十字卡槽用于供所述架体部嵌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室外挂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部包括:底架、第一中架、第二中架、第三中架和顶架;
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
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纵梁呈十字型设置,卡接在所述支撑部顶端的十字卡槽内,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所述第二纵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横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纵梁上;
所述第一中架包括:第四横梁、第五横梁、第三纵梁、第一竖梁、第二竖梁、第三竖梁和第四竖梁;
所述第一竖梁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纵梁连接,所述第二竖梁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梁上,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五横梁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上,所述第三竖梁和所述第四竖梁的顶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五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竖梁和所述第四竖梁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三纵梁连接;
所述第二中架包括:第四纵梁、第五纵梁、第五竖梁、第六竖梁和第七竖梁;
所述第五竖梁和所述第六竖梁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敬国谢伟强刘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