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347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包括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的外管,套设在外管内、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且与外管的另一端封闭连接的内管,设置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外腔,贯穿外管设置、且与外腔连通、用于灌入冲洗肾盂肾盏的液体的灌水管,以及设置在内管内、用于排除冲洗肾盂肾盏后的液体的内腔。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冲洗效率高等优点,在肾盂肾盏冲洗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
本专利技术涉及肾盂肾盏冲洗
,尤其是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上尿路疾病尤其是肾结石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软镜下的操作例如软镜下的激光碎石取石术,作为上尿路疾病的主要诊断和治疗方式也开展的如火如荼。现有技术的软镜操作过程如下:经尿道导丝引到下在输尿管内置入软镜鞘,软镜鞘一端位于体外,一端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软镜通过软镜鞘实现碎石取石、肿瘤活检治疗等操作。此操作过程中因为往往会出现出血、尿液浑浊等情况导致视野模糊;以及肾盂肾盏塌陷(影响操作空间),需要通过软镜持续冲水保证肾盂内视野清晰,使肾盂肾盏保持扩张状态来完成操作。现有技术的操作存在以下问题:只有在软镜操作的时候才能保证冲洗水持续在肾盂内进行冲洗保证视野清晰、肾盂肾盏扩张状态。当医务工作者在取石、取活检后退出软镜时,少量的出血、尿液浑浊、肾盂肾盏塌陷都会导致视野不清、操作空间不良,需要通过再次置入软镜进行冲洗使视野清晰、操作空间建立,再进行有效的操作。这样会影响软镜下操作的效率,增加手术时间,导致相应的手术风险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包括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的外管,套设在外管内、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且与外管的另一端封闭连接的内管,设置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外腔,贯穿外管设置、且与外腔连通、用于灌入冲洗肾盂肾盏的液体的灌水管,以及设置在内管内、用于排除冲洗肾盂肾盏后的液体的内腔。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还包括设置在插入肾盂肾盏一端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数个支撑连接部;相邻的所述支撑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灌水流道。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外径为16mm,内径为14mm;所述内管的外径为12mm,且内径为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巧妙地设置了内管和外管,以解决在没有置入软镜没有保持冲洗液的情况下(软镜退出后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肾盂内持续冲洗,有助持续保证视野清晰/操作空间良好,提高软镜下的操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在退出软镜的情况下,冲洗液经过软镜鞘外层通道冲洗入肾盂肾盏,经内通道流出体外,这样可以将碎石后泥沙样结石冲出体外,避免结石残留;(3)本专利技术的内管和外管的上端(远离肾盂肾盏的一端)采用封闭连接,并且在靠近肾盂肾盏的一端采用支撑连接,其保证了内管和外管一体化,其操作更加简便,无需重复抽插操作,以减轻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疼痛;(4)本专利技术采用外腔进液体,内腔排除冲洗后的液体,保证流道方向单一,以提高冲洗的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冲洗效率高等优点,在肾盂肾盏冲洗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外管;2、内管;3、外腔;4、内腔;5、灌水管;6、支撑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四周边缘”、“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该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采用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且互相套设的外管1和内管2;所述外管1和内管2的上部(即远离肾盂肾盏的一端)采用封闭连接,并且,靠近肾盂肾盏的一端采用支撑连接部6连接。如此一来,便能在外管1与内管2之间形成外腔3;其中,在内管2内设置有内腔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贯穿外管1并与外腔3连通的灌水管5,其能很好的从灌水管5进入冲洗的液体,并从内管4排除清洗后的液体;如此一来,便能实现肾盂肾盏可靠清洗。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管1的外径为16mm,内径为14mm;所述内管2的外径为12mm,且内径为10mm。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的外管(1),套设在外管(1)内、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且与外管(1)的另一端封闭连接的内管(2),设置在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外腔(3),贯穿外管(1)设置、且与外腔(3)连通、用于灌入冲洗肾盂肾盏的液体的灌水管(5),以及设置在内管(2)内、用于排除冲洗肾盂肾盏后的液体的内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肾盂肾盏冲洗的双通道软镜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的外管(1),套设在外管(1)内、一端插入肾盂肾盏内、且与外管(1)的另一端封闭连接的内管(2),设置在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外腔(3),贯穿外管(1)设置、且与外腔(3)连通、用于灌入冲洗肾盂肾盏的液体的灌水管(5),以及设置在内管(2)内、用于排除冲洗肾盂肾盏后的液体的内腔(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荣王天如卞崔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