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34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导管、医用胶布和蓄液瓶;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产生身体移动,且引流管中过快流速的液体增加了其受到的额外作用力,进而影响到引流管在创口处的连接状态,导致积液从创口处的管头外壁渗透出来;故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铰环,使安装在创口上的管口在患者姿态的变化过程中处于恒定状态,避免创口处受到管头不均衡的挤压而影响积液的引流过程,并利用管头端口上的汲液球增大的表面积,加强了对积液的汲取效果,且汲液球降低了管头端口的截面尺寸,避免体内积液过快的引流速度造成患者不适的感觉,从而提升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流管
,具体涉及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技术介绍
引流管是利用虹吸或负压吸引原理,放置在人体手术区或体腔并经过皮肤切口穿出体外,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康复的医疗辅助器具。临床中使用的引流管,需要控制其在患者创口上固定状态,避免积液从创口处的引流管上渗透出来,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产生身体移动,且引流管中过快流速的液体增加了其受到的额外作用力,影响到引流管在创口处的固定状态,导致积液在创口处产生渗透。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22188878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压力调节器和气压表,所述引流管一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管插接,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与所述连接管插接,所述压力调节器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与所述压力调节器通过螺钉连接。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力调节器和压力表,可实时检测引流管内的气压并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使引流管内的积液能够顺利流出,避免因内外压力差过大出现积液从引流管外壁渗出,提高引流管实用性,通过设置单向阀,可防止在更换引流袋的时候引流管内的积液出现回流的现象,保证伤口不被感染,提高引流管功能性;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解决临床中使用的引流管在患者产生身体移动的情况下,降低了其在创口上的连接状态的问题。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据此提出了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采用了特殊的防渗透引流管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铰环,使得安装在创口上的管口在患者姿态的变化过程中处于恒定的固定状态,避免创口处的皮肤受到管头不均衡的挤压而影响积液的引流过程,并利用管头端口上的汲液球增大的表面积,加强了对创口内部积液的汲取效果,同时汲液球降低了管头端口的截面尺寸,避免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对体内积液过块的引流速度而造成患者不适的感觉,从而提升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导管、医用胶布和蓄液瓶;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医用胶布和蓄液瓶;所述导管的顶部设有管头,导管的两端还设置有铰环,导管通过铰环分别与管头和蓄液瓶间偏转相连;所述管头上设有隔液贴,隔液贴安装在管头的外壁上,并与管头的轴向相垂直;所述隔液贴上设有医用胶布,医用胶布通过隔液贴将管头固定在创口处;所述管头的端口上还设有汲液球,汲液球凸出于管头端口的平面,汲液球朝向管头的方向设置有固定的支杆,支杆伸入管头中的端部设有托环架,支杆通过托环架安装在管头的内壁上;所述汲液球通过安装的支杆与管头的端口间留有空隙;在临床使用时,将引流管伸入至创口中,将患者体内相应位置的积液排出,辅助患者的治疗过程,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产生身体移动,且引流管中过快流速的液体增加了其受到的额外作用力,进而影响到引流管在创口处的连接状态,导致积液从创口处的管头外壁渗透出来;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管头,把管头伸入至创口中,并将隔液贴覆盖在创口处的皮肤上,配合医用胶布的粘附保持引流管在创口上的固定状态,保持接入的管头与创口表面的垂直关系,并通过导管两端设置的铰环,使患者的姿态变化不会影响到引流管在创口处的连接效果,且设置在管头上的汲液球,增加了与创口内部积液的接触面积,汲液球与管头端口间的空隙限制了引流管中液体的过大流量,维持了引流管临床使用中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利用了设置在导管上的铰环,使得安装在创口上的管口在患者姿态的变化过程中处于恒定的固定状态,避免创口处的皮肤受到管头不均衡的挤压而影响积液的引流过程,并利用管头端口上的汲液球增大的表面积,加强了对创口内部积液的汲取效果,同时汲液球降低了管头端口的截面尺寸,避免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对体内积液过块的引流速度而造成患者不适的感觉,从而提升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隔液贴上设置有粘毛片,粘毛片环绕分布在隔液贴表面的四角上;所述隔液贴的中部还设置有凹环,凹环安装在管头的外壁上;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引流管连接的创口处于不同位置,需要同时调节医用胶布的粘附姿态,匹配于创口处的身体部位,以确保管头在创口中的固定状态;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设置的隔液贴转动安装在管头上,对隔液贴覆盖在创口位置的姿态进行调整,并利用隔液贴表面的粘毛片,加强了医用胶布粘附在隔液贴上的紧固效果,同时粘毛片分布在隔液贴的四角上,拓展了医用胶布的粘附位置,从而优化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使用过程。优选的,所述凹环上设置有环绕的凹口,凹口平行于凹环的轴向;所述管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的杆条,杆条与凹口的位置相对应,杆条上还设置有间歇排布的楔槽,楔槽与凹环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临床治疗过程中面对的不同症状,使得引流管在不同症状创口中的伸入程度有所差异,同时需要隔液贴保持管头在创口处的固定状态;通过设置在凹环上的凹口,与管头外壁上的杆条相配合,使隔液贴沿着管头的轴向进行移动,并通过杆条上设置的楔槽,在隔液贴调整至相应位置的后,旋转隔液贴使其凹环上的凹口脱离杆条上的楔口,使得凹环改变了隔液贴在管头上的位置,满足管头伸入创口中不同深度的要求,从而提升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适用范围。优选的,所述管头上设置有环绕的孔口,孔口在隔液贴与汲液球间的管壁位置上;所述孔口中还设置有单通向的透膜,透膜使液体仅从管头的外部流向其内部;在引流管的使用过程中,患者体内的积液会存在于创口处,积聚在管头伸入创口的外壁上,进而在引流管上造成渗透;通过设置在管头上的孔口,与孔口中设置的单通向的透膜相配合,使得管头中积液流动的过程通过孔口对管壁外部存留的积液产生的吸附效应,减少创口位置积聚的积液,避免在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形成渗透现象,从而维持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托环架中设置有弹性的杆片,杆片的中心与支杆的端部相连;所述汲液球通过支杆底端的杆片改变与管头端口间的距离;在临床使用引流管的过程中,积液在通过创口排出的瞬间具有较大的流量,汲液球与管头间固定的空隙会增加液体流过的速度,同时在积液较少的状态下,其间的空隙限制了积液的排出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托环架中弹性的杆片,在引流的液体流量增加过程中,使得管头中的杆片受到相应的冲击力产生形变,趋势相连的支杆带动汲液球靠近与管头的端口位置,进一步降低其间的空隙大小,限制引流过程中流量的峰值,在待排出的积液量较少时,杆片使支杆将汲液球顶起,增加其间的空隙大小,促进积液的排出,进而达到了对积液排出流量的控制,从而提升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汲液球上设置有环绕的通槽,通槽平行于管口的轴向,并处于杆片的位置上方;汲液球增加了管头在创口内部的表面积,提升了对积液的汲取效果,同时会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导管(1)、医用胶布(2)和蓄液瓶(3);所述导管(1)的两端分别设有医用胶布(2)和蓄液瓶(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顶部设有管头(4),导管(1)的两端还设置有铰环(11),导管(1)通过铰环(11)分别与管头(4)和蓄液瓶(3)间偏转相连;所述管头(4)上设有隔液贴(5),隔液贴(5)安装在管头(4)的外壁上,并与管头(4)的轴向相垂直;所述隔液贴(5)上设有医用胶布(2),医用胶布(2)通过隔液贴(5)将管头(4)固定在创口处;所述管头(4)的端口上还设有汲液球(6),汲液球(6)凸出于管头(4)端口的平面,汲液球(6)朝向管头(4)的方向设置有固定的支杆(61),支杆(61)伸入管头(4)中的端部设有托环架(7),支杆(61)通过托环架(7)安装在管头(4)的内壁上;所述汲液球(6)通过安装的支杆(61)与管头(4)的端口间留有空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导管(1)、医用胶布(2)和蓄液瓶(3);所述导管(1)的两端分别设有医用胶布(2)和蓄液瓶(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顶部设有管头(4),导管(1)的两端还设置有铰环(11),导管(1)通过铰环(11)分别与管头(4)和蓄液瓶(3)间偏转相连;所述管头(4)上设有隔液贴(5),隔液贴(5)安装在管头(4)的外壁上,并与管头(4)的轴向相垂直;所述隔液贴(5)上设有医用胶布(2),医用胶布(2)通过隔液贴(5)将管头(4)固定在创口处;所述管头(4)的端口上还设有汲液球(6),汲液球(6)凸出于管头(4)端口的平面,汲液球(6)朝向管头(4)的方向设置有固定的支杆(61),支杆(61)伸入管头(4)中的端部设有托环架(7),支杆(61)通过托环架(7)安装在管头(4)的内壁上;所述汲液球(6)通过安装的支杆(61)与管头(4)的端口间留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贴(5)上设置有粘毛片(51),粘毛片(51)环绕分布在隔液贴(5)表面的四角上;所述隔液贴(5)的中部还设置有凹环(52),凹环(52)安装在管头(4)的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艳艳赵文文张克李美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