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置板及柜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30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竖置板及柜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若干第一内侧孔和若干第一外侧孔,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和所述若干第一外侧孔配置成平行的两列,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与所述若干第一外侧孔关于所述第一面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内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n为整数。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竖置板及柜体,由于竖置板的内侧孔与外侧孔呈中心对称,因此可以旋转180度使用,可避免在组装过程中的安装方向错误,提升了组装效率,并且相邻两个第一内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避免了在对板体打孔过程中因自定义设计造成的孔距不规则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得不调机的情况,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置板及柜体
本技术涉及家具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竖置板及柜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家具的按需定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过度的按需定制带来了生产加工与现场管理的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效率。目前,还没有通过系统化构件的合理匹配,既能够适应按需定制的产品需求,又同时能够满足不破坏工业生产秩序实现标准化生产的家具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上述的现有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置板及柜体,使得竖置板的设计具备系统化规则,以适应产品的多种场景应用需求,并保障了加工工艺的秩序性,提升竖置板的生产加工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竖置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若干第一内侧孔和若干第一外侧孔,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和所述若干第一外侧孔配置成平行的两列,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与所述若干第一外侧孔关于所述第一面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内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n为整数。其中,所述第二面设置若干第二内侧孔和若干第二外侧孔,所述第一内侧孔与所述第二内侧孔相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外侧孔和所述第二外侧孔相背且对称设置。其中,对称的所述第一内侧孔与所述第二内侧孔之间,以及对称的所述第一外侧孔与所述第二外侧孔之间均具有间隔层。其中,对称的所述第一内侧孔和所述第一外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n为整数。其中,所述第一面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边以及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边的两个第二边,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平行且靠近所述第一边设置,所述第一内侧孔的孔心距离所述第一边的距离为37毫米。本技术还提一种柜体,包括如上所述的竖置板,还包括若干横置板,若干所述竖置板平行设置,所述横置板垂直连接所述竖置板并且设置于所述竖置板之间,所述第一内侧孔和所述第一外侧孔用于安装所述横置板。其中,所述横置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与位于所述横置板两侧的所述竖置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的孔心间距与所述内侧孔和所述外侧孔的孔心间距相等,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对称的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设置连接件,所述横置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内侧孔和所述第一外侧孔连接,并使所述横置板固定于两个所述竖置板之间。其中,紧邻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的所述第一外侧孔的孔心到所述第一边的距离为G毫米,所述横置板的厚度为t毫米,t/2≤G。其中,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柜体的正面,所述面板通过所述第一外侧孔安装于所述柜体。其中,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柜体的正面,所述面板的高度为8n-a毫米,n为整数,2≤a≤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竖置板及柜体,由于竖置板的内侧孔与外侧孔呈中心对称,因此可以旋转180度使用,可避免在组装过程中的安装方向错误,提升了组装效率,并且相邻两个第一内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避免了在对板体打孔过程中因自定义设计造成的孔距不规则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得不调机的情况,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竖置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竖置板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柜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柜体的横置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柜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如图1所示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竖置板1,作为板式家具的立板使用。竖置板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10和第二面20。第一面10设置若干第一内侧孔11和若干第一外侧孔12。若干第一内侧孔11和若干第一外侧孔12配置成平行的两列。若干第一内侧孔11与若干第一外侧孔12关于第一面10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相邻两个第一内侧孔11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n为整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竖置板的内侧孔与外侧孔呈中心对称,因此可以旋转180度使用,可避免在组装过程中的安装方向错误,提升了组装效率,并且相邻两个第一内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避免了在对板体打孔过程中因自定义设计造成的孔距不规则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得不调机的情况,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面20设置若干第二内侧孔11a和若干第二外侧孔(未图示)。第一内侧孔11与第二内侧孔11a相背且对称设置。第一外侧孔12和第二外侧孔相背且对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竖置板的内侧孔两两之间以及外侧孔两两之间均为8n毫米孔距,避免了在对板体打孔过程中因自定义设计造成的孔距不规则而不得不调机的情况,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竖置板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孔对称设置,在组装过程中第一面和第二面具有同样的适配性,提升了组装效率,并且横置板可以任意与竖置板组合安装,横置板可以根据内侧孔和外侧孔的位置,调节固定于竖置板的高度,可以通过竖置板、横置板组装成多种柜体,整体降低了柜体的成本。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内侧孔11与第二内侧孔11a关于竖置板1的中心层对称。可以理解的是,图2仅示出了竖置板1侧视图的一部分,旨在表明第一内侧孔11与第二内侧孔11a的结构关系。第一外侧孔12和第二外侧孔的结构关系与第一内侧孔11与第二内侧孔11a的结构关系等同,在此不做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置板1均为矩形板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n为4的整数倍。在一些示例中,各个第一内侧孔11可以非等间距设置。但两个第一内侧孔11之间需距离8n毫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构件布置情况,设置内侧孔及外侧孔的数量,并且在钻孔时,也不需要调机。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第一外侧孔12也可以非等间距设置,并且第一外侧孔12和第一内侧孔11两两对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称的所述第一内侧孔11和所述第一外侧孔12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n为整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内侧孔、第二内侧孔、第一外侧孔、第二外侧开孔均处于间距8n的网格上,便于打孔,可提升打孔效率。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侧孔11与第二内侧孔11a相背且对称设置。对称的第一内侧孔11与第二内侧孔11a之间,以及对称的第一外侧孔12与第二外侧孔之间均具有间隔层30。由此,在第一内侧孔和对应的第二内侧孔内可以同时设置螺钉,并且螺钉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对称的第一内侧孔11与第二内侧孔11a之间未连通,对称的第一外侧孔12与第二外侧孔之间未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内侧孔11的直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若干第一内侧孔和若干第一外侧孔,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和所述若干第一外侧孔配置成平行的两列,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与所述若干第一外侧孔关于所述第一面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内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n为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若干第一内侧孔和若干第一外侧孔,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和所述若干第一外侧孔配置成平行的两列,所述若干第一内侧孔与所述若干第一外侧孔关于所述第一面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内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n为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设置若干第二内侧孔和若干第二外侧孔,所述第一内侧孔与所述第二内侧孔相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外侧孔和所述第二外侧孔相背且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置板,其特征在于,对称的所述第一内侧孔与所述第二内侧孔之间,以及对称的所述第一外侧孔与所述第二外侧孔之间均具有间隔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置板,其特征在于,对称的所述第一内侧孔和所述第一外侧孔的孔心间距为8n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效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易道魔方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