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辅助架
本技术涉及语文教学
,具体是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辅助架。
技术介绍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每个小学生学习的开端,并且语文学科更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好小学语文对小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经常会在黑板上进行写作,由于讲桌采用固定式无法进行移动,需要一边拿着教学资料,另一边还得需要写相关的知识点,增加了教师教学的负担,并且还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采用辅助支架既可以达到便于教师资料的整理,还能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传统的辅助架高度不方便进行调节,造成使用率比较低,并且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发生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辅助架,以解决传统辅助架高度不方便进行调节,造成使用率比较低,并且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发生晃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辅助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左侧移动方形块、右侧移动方形块和倾斜式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第二支撑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辅助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支撑框架(2)、左侧移动方形块(4)、右侧移动方形块(5)和倾斜式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下端通过连接杆(10)与第二支撑框架(2)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有斜连接杆(1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中部连接有物品放置板(3),且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部连接有左侧移动方形块(4),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上部连接有右侧移动方形块(5),所述左侧移动方形块(4)和右侧移动方形块(5)的上部连接有倾斜式固定板(6),所述倾斜式固定板(6)的上部设有侧面固定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辅助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支撑框架(2)、左侧移动方形块(4)、右侧移动方形块(5)和倾斜式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下端通过连接杆(10)与第二支撑框架(2)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有斜连接杆(1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中部连接有物品放置板(3),且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部连接有左侧移动方形块(4),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上部连接有右侧移动方形块(5),所述左侧移动方形块(4)和右侧移动方形块(5)的上部连接有倾斜式固定板(6),所述倾斜式固定板(6)的上部设有侧面固定夹(7),所述倾斜式固定板(6)的下侧设有竖直挡板(9),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下端连接有自锁万向移动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辅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内侧设有移动凹槽(13),所述移动凹槽(13)与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