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腰椎有5个,椎体高大,前高后低,呈肾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于胸椎,小于颈椎,很多的小朋友由于平时上课时坐姿不规范,喜欢趴在桌子上,再加上背负的书包过重,导致其腰椎向前弯曲,长久以往则会导致其弯腰驼背,更有甚者会病变产生腰间盘突出等病态。在就诊后,前期的腰椎疾病,医生往往会建议通过使用辅助矫正装置来改变腰椎的弯曲,使其直挺,但是常规的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来协助腰椎直挺时无法根据患者的体重自动调节按摩腰椎的力度,就会到矫正效率低下,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来改善这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辅助矫正装置无法根据患者体重而自动调整按摩腰椎的力度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包括躺板,所述躺板顶部外壁左端开有坐槽,且坐槽为弧形结构,所述躺板顶部外壁右端开有背槽,且背槽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包括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2)顶部外壁左端开有坐槽(3),且坐槽(3)为弧形结构,所述躺板(2)顶部外壁右端开有背槽(11),且背槽(11)为斜面结构,所述躺板(2)顶部外壁开有槽口(13),且槽口(13)位于坐槽(3)和背槽(11)之间,所述槽口(13)相对的两端外壁均开有电动滑槽(4),且电动滑槽(4)为U型,两个所述电动滑槽(4)横向设置,两个所述电动滑槽(4)相对的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8),且滑块(18)相对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外壁转动连接有转筒(16),且转筒(16)外壁固定有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包括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2)顶部外壁左端开有坐槽(3),且坐槽(3)为弧形结构,所述躺板(2)顶部外壁右端开有背槽(11),且背槽(11)为斜面结构,所述躺板(2)顶部外壁开有槽口(13),且槽口(13)位于坐槽(3)和背槽(11)之间,所述槽口(13)相对的两端外壁均开有电动滑槽(4),且电动滑槽(4)为U型,两个所述电动滑槽(4)横向设置,两个所述电动滑槽(4)相对的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8),且滑块(18)相对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外壁转动连接有转筒(16),且转筒(16)外壁固定有四个弹簧柱(15),四个所述弹簧柱(15)远离转筒(16)的一端固定有滚筒(8),所述转筒(16)外壁固定有四个电动伸缩杆(14),且电动伸缩杆(14)远离转筒(16)的一端与滚筒(8)内壁之间相接触,四个所述电动伸缩杆(14)与四个弹簧柱(15)之间位置相互交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2)两端外壁均固定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位于槽口(13)两端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腰椎治疗用辅助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建强,王倩倩,柳翔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