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22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磨鞋底,其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的后跟部底面设有与其侧面连通的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有耐磨块,耐磨块的厚度不小于安装槽的深度;固定件包括设置在耐磨块一侧的固定块以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块远离耐磨块一端的限位块,限位块的长度不大于固定块的长度、宽度不大于固定块的宽度;安装槽的上侧内壁设有供固定块伸入的让位孔,鞋底本体的后跟部顶面设有与让位孔连通的定位槽,定位槽内嵌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底面设有供限位块伸入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鞋跟部的耐磨块磨损后无需报废整只鞋底、更换成本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鞋底。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而鞋底作为构成鞋子的一部分,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鞋底的耐磨性直接影响鞋子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9481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柔韧防滑鞋底,它包括PU鞋底本体,该PU鞋底本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个PU凸起,且每个PU凸起的前端的高度低于其后端的高度。鞋底由高分子材料PU制成,这样使鞋底具有质地柔软,弹性佳,穿着舒适轻便,良好的耐氧化性能、优异的耐磨性能、耐挠曲性能,优异的减震、防滑性能,易腐蚀利于环保等优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正常人行走时一般为脚后跟先着地,因此鞋底的鞋跟部相较于其他部位更容易磨损;而上述弹性柔韧防滑鞋底中的PU鞋底本体为一个整体,其鞋跟部在磨损后不能单独拆换,导致在鞋底的鞋跟部磨损后只能报废整只鞋底,更换成本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鞋底,其具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后跟部底面设有与其侧面连通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通过固定件(2)可拆卸连接有耐磨块(3),所述耐磨块(3)的厚度不小于安装槽(11)的深度;所述固定件(2)包括设置在耐磨块(3)一侧的固定块(22)以及通过转轴(21)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2)远离耐磨块(3)一端的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的长度不大于固定块(22)的长度、宽度不大于固定块(22)的宽度;所述安装槽(11)的上侧内壁设有供固定块(22)伸入的让位孔(12),所述鞋底本体(1)的后跟部顶面设有与让位孔(12)连通的定位槽(13),所述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后跟部底面设有与其侧面连通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通过固定件(2)可拆卸连接有耐磨块(3),所述耐磨块(3)的厚度不小于安装槽(11)的深度;所述固定件(2)包括设置在耐磨块(3)一侧的固定块(22)以及通过转轴(21)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2)远离耐磨块(3)一端的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的长度不大于固定块(22)的长度、宽度不大于固定块(22)的宽度;所述安装槽(11)的上侧内壁设有供固定块(22)伸入的让位孔(12),所述鞋底本体(1)的后跟部顶面设有与让位孔(12)连通的定位槽(13),所述定位槽(13)内嵌设有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的底面设有供限位块(23)伸入的限位槽(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3)的底壁嵌设有第一吸铁石(131),所述定位块(4)的下侧壁嵌设有与第一吸铁石(131)配合的第二吸铁石(41);当所述定位块(4)嵌入定位槽(13)时,所述第一吸铁石(131)和第二吸铁石(41)相互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4)远离限位槽(43)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晓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胜帆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