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术后周期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22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术后周期护理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所述主壳体外部设有压缩雾化泵,所述压缩雾化泵输出端与主壳体之间设有连接软管,所述主壳体包括框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置眼件与压缩雾化泵的配合使用,眼球玻璃体与连接垫接触带动其变形,变形后的变形垫接触导热片,压缩雾化泵工作经连接软管向第二聚气空腔内鼓入加速水雾,水雾冲击到导热片位置,根据热量传导原理,高温向低温进行热量传导,从而降低导热片处的热量,使其继续对冷却液进行吸热,从而保证患者眼球处的温度,避免长时间使眼球处于闷热环境产生的不适感,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畅进行及患者护理期间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术后周期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科术后周期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异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近视、远视、针眼、雪盲症、霰粒肿、青光眼、飞蚊症等。眼整形手术、眼表手术、青光眼手术、泪器手术、眼部肿瘤手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带虹膜人工晶体植入等;眼眶肿瘤手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仿真义眼装配、眼科高难度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球内非磁性异物取出、标准小梁切除、复合式小梁切除等。眼科术后需要附以药物治疗及术后的专业定期护理,才能保证患处得到更佳的恢复效果,现有的护理装置多种多样,但在长时间使用之后,眼部会产生一定的闷热感,甚至产生一定的汗液,刀口处会产生渍疼感,从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术后周期护理装置,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带(2),所述主壳体(1)外部设有压缩雾化泵(3),所述压缩雾化泵(3)输出端与主壳体(1)之间设有连接软管(4);/n所述主壳体(1)包括框壳(11),所述框壳(11)一侧中部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框壳(11)靠近放置槽(12)一侧边沿处固定设有防护垫(13),所述放置槽(12)两侧均设有置眼件(14),所述框壳(11)内腔倾斜设有分隔板(15),所述分隔板(15)靠近置眼件(14)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6),所述分隔板(15)一侧设有第一聚气空腔(17),所述分隔板(15)另一侧设有第二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术后周期护理装置,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带(2),所述主壳体(1)外部设有压缩雾化泵(3),所述压缩雾化泵(3)输出端与主壳体(1)之间设有连接软管(4);
所述主壳体(1)包括框壳(11),所述框壳(11)一侧中部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框壳(11)靠近放置槽(12)一侧边沿处固定设有防护垫(13),所述放置槽(12)两侧均设有置眼件(14),所述框壳(11)内腔倾斜设有分隔板(15),所述分隔板(15)靠近置眼件(14)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6),所述分隔板(15)一侧设有第一聚气空腔(17),所述分隔板(15)另一侧设有第二聚气空腔(18),所述框壳(11)远离置眼件(14)一侧与第一聚气空腔(17)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9),所述放置槽(12)底部可拆卸设有聚液斗(110);
所述置眼件(14)包括主体环(141)和连接环(142),所述主体环(141)与框壳(11)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环(141)与连接环(142)可拆卸吸附连接,所述主体环(141)内壁固定设有变形垫(143),所述变形垫(143)内腔设有冷却液(144),所述主体环(141)远离连接环(142)一侧固定设有导热片(1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周期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13)、变形垫(143)和连接软管(4)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君张振华于梦丹孙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