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21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包括导管、导丝本体,所述导管活动套接至导丝本体的表面,所述导管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的表面设置有介入支架。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通过安装凹槽、弧形环的配合使用,通过在导管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利用安装凹槽对支撑气囊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在导管的表面且位于安装凹槽两侧的位置安装弧形环,可以有效的减小导管在导入时表面的凸起高度,同时利用弧形环可以避免介入支架的两侧对血管内壁产生刺激划伤,提高了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
技术介绍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心力衰竭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心力衰竭如果及时用药的话,能够缓解心衰的症状,而手术治疗时需要使用导管经皮介入血管,通过支撑气囊将介入支架撑开,利用介入支架撑开血管,进而避免出现堵塞,进而减缓心力衰竭,改善血管,进而起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但是传统的导管在使用时,支撑气囊以及介入支架均位于导管的表面,使导管表面的凸出位置高,凸点较大,导入时会对患者脆弱的血管造成压力,同时传统的介入导管在使用时一般一次只能放置一个介入支架,而很多患者的血管中出现病变的位置不止一处,这就需要多次进行治疗,不仅浪费医疗器械,同时对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加患者承担的痛楚,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br>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包括导管、导丝本体,所述导管活动套接至导丝本体的表面,所述导管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的表面设置有介入支架,所述导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安装凹槽两侧的弧形环,所述弧形环的表面为光滑面,所述导管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压棉套,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加热筒,且安装板与加热筒均活动套接至导管的表面,所述加热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低温加热片,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导丝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挡块,所述弧形挡块的一侧活动套接至限位槽的内腔。可选的,所述导丝本体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一端设置有数据连接电源线,且数据连接电源线位于导丝本体的内部。可选的,所述导丝本体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定位标,所述定位标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等距分布,所述定位标的表面与导丝本体的表面相平行。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以及低温加热片内腔的直径相同且大于弧形环的直径。可选的,所述按压棉套内腔的直径与介入支架的直径相同,所述按压棉套的材质为消毒棉块。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缚带,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缚带。可选的,所述第二束缚带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一束缚带的另一侧设置有魔术贴刺面。可选的,所述安装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支撑气囊的一侧设置有位于导管内部的气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通过安装凹槽、弧形环的配合使用,通过在导管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利用安装凹槽对支撑气囊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在导管的表面且位于安装凹槽两侧的位置安装弧形环,可以有效的减小导管在导入时表面的凸起高度,同时利用弧形环可以避免介入支架的两侧对血管内壁产生刺激划伤,提高了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的稳定性。2、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通过安装板、加热筒、按压棉套以及低温加热片的配合使用,在对导管以及导丝本体进行导入时,将介入支架或者导管穿过安装板、加热筒、按压棉套的内腔,利用低温加热片增加穿刺点位置的导管以及导丝本体表面的温度,可以有效降低导丝本体以及导管在导入血管时产生的刺激,同时利用按压棉套可以对穿刺点进行挤压接触,避免血液泄漏,提高了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的使用舒适性。3、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通过低温加热片、定位标的配合使用,利用弧形挡块可以有效的对导管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导管脱离导丝本体的表面,同时利用定位标可以对导丝本体导入的距离进行判断,提高了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B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导管;2、支撑气囊;3、介入支架;4、安装凹槽;5、弧形环;6、数据连接电源线;7、导丝本体;8、限位槽;9、摄像头;10、低温加热片;11、定位标;12、气管;13、弧形挡块;14、安装板;15、魔术贴刺面;16、第一束缚带;17、加热筒;18、按压棉套;19、第二束缚带;20、魔术贴毛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包括导管1、导丝本体7,导管1活动套接至导丝本体7的表面,导管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4,安装凹槽4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气囊2,支撑气囊2的表面设置有介入支架3,导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安装凹槽4两侧的弧形环5,弧形环5的表面为光滑面,通过在导管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4,利用安装凹槽4对支撑气囊2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在导管1的表面且位于安装凹槽4两侧的位置安装弧形环5,可以有效的减小导管1在导入时表面的凸起高度,同时利用弧形环5可以避免介入支架3的两侧对血管内壁产生刺激划伤,提高了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的稳定性,导管1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压棉套18,安装板14的另一侧设置有加热筒17,且安装板14与加热筒17均活动套接至导管1的表面,加热筒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低温加热片10,将介入支架3或者导管1穿过安装板14、加热筒17、按压棉套18的内腔,利用低温加热片10增加穿刺点位置的导管1以及导丝本体7表面的温度,可以有效降低导丝本体7以及导管1在导入血管时产生的刺激,同时利用按压棉套18可以对穿刺点进行挤压接触,避免血液泄漏,提高了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的使用舒适性,导管1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8,导丝本体7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挡块13,弧形挡块13的一侧活动套接至限位槽8的内腔,利用弧形挡块13可以有效的对导管1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导管1脱离导丝本体7的表面,提高了该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的使用安全性,其中,导丝本体7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9,摄像头9的一端设置有数据连接电源线6,且数据连接电源线6位于导丝本体7的内部,利用数据连接电源线6对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包括导管(1)、导丝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活动套接至导丝本体(7)的表面,所述导管(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4),所述安装凹槽(4)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气囊(2),所述支撑气囊(2)的表面设置有介入支架(3),所述导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安装凹槽(4)两侧的弧形环(5),所述弧形环(5)的表面为光滑面,所述导管(1)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压棉套(18),所述安装板(14)的另一侧设置有加热筒(17),且安装板(14)与加热筒(17)均活动套接至导管(1)的表面,所述加热筒(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低温加热片(10),所述导管(1)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导丝本体(7)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挡块(13),所述弧形挡块(13)的一侧活动套接至限位槽(8)的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包括导管(1)、导丝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活动套接至导丝本体(7)的表面,所述导管(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4),所述安装凹槽(4)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气囊(2),所述支撑气囊(2)的表面设置有介入支架(3),所述导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安装凹槽(4)两侧的弧形环(5),所述弧形环(5)的表面为光滑面,所述导管(1)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压棉套(18),所述安装板(14)的另一侧设置有加热筒(17),且安装板(14)与加热筒(17)均活动套接至导管(1)的表面,所述加热筒(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低温加热片(10),所述导管(1)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导丝本体(7)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挡块(13),所述弧形挡块(13)的一侧活动套接至限位槽(8)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本体(7)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9),所述摄像头(9)的一端设置有数据连接电源线(6),且数据连接电源线(6)位于导丝本体(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介入减缓心力衰竭的器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欢李春燕尹小君张国秀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