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广俊专利>正文

一种胆道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14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内窥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胆道内窥镜,包括轴向由支撑部、弯曲部和镜头部一体连接组成的柔性镜管,所述镜管的支撑部和弯曲部管壁呈中空腔体结构并填充有数条传动链条,支撑部远离镜头部一端的中空腔体与镜管的管内空间连通;包括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部同轴设置的调节筒以及驱动筒,调节筒一端暴露至外界并设有内螺纹、另一端与支撑部内同轴设置的绞盘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拉丝‑线盘传动结构,在精简内窥镜转向功能构件的基础上,突破性实现内窥镜的多向转动以及转动后自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胆道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内窥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胆道内窥镜。
技术介绍
医用内窥镜种类多样,根据用途不同而分类为如胆道镜、胃镜等等,但是无论哪种分类,具有转向功能的内窥镜统称为弹性软镜。内窥镜的转向功能可以使其镜头部相对镜管进行角度改变,如此可以在内窥镜到达目标位置后,通过镜头部转动进而观察到镜头部所在环境的整体周貌,使得病灶区更容易被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其转向功能均通过拉丝配合镜管上的线轮进行如下动作来实现:轴对称分布的两拉丝均一端连接镜头部、另一端穿过弯曲部后缠绕在线轮上,如此需要镜头部转向时,通过线轮转动而拉紧缠绕一拉丝,同时线轮会松弛放长另一拉丝,使得弯曲部一侧侧壁长度被拉紧的拉丝缩短,另一侧侧壁长度被放松并自行延展,进而实现弯曲部从直线延伸的状态变化为弯曲状。虽然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转向功能很成熟,而且整体结构也不复杂,但是也存在如下弊端:1)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取决于每组轴对称的两拉丝,即一组轴对称的两拉丝可以驱动弯曲部沿两个方向弯曲,但是拉丝的数量又取决与线轮,因为每组拉丝需要配设一个线轮,而线轮的体积较大加之其设置在内窥镜内部或外部,而内窥镜本身体积不大,所以不能无数量限制的设置线轮和拉丝,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转动方向数量严重受到限制,目前市售和实际应用的内窥镜,以两组拉丝、四向转动居多,再多的方向则会导致线轮数量较多,不仅影响操作空间、不易判断转动方向,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安装空间;2)操作不便,线轮大多数采用设置于镜管手持部的侧旁,一方面影响使用者的单手拿持,同时影响内窥镜的其他构件的结构设置,不利于整体结构布局的优化设计;3)调节转向完毕后,需要对线轮锁定以保持一定时间的镜头即时转向状态,给予医务工作者以观察和操作的时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线轮锁定结构所采用棘轮或弹舌,使得本就复杂的转向机构更加繁琐。这就导致内窥镜的使用存在不便,尤其是无法多个方向转动镜头部,特别是内窥镜于人体内作业,由于观察和操作环境的复杂和微小性,很难通过周向转动镜管来弥补镜头部转动方向较少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胆道内窥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拉丝-线盘传动结构,在精简内窥镜转向功能构件的基础上,突破性实现内窥镜的多向转动以及转动后自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胆道内窥镜,包括轴向由支撑部、弯曲部和镜头部一体连接组成的柔性镜管,所述镜管的支撑部和弯曲部管壁呈中空腔体结构并填充有数条传动链条,支撑部远离镜头部一端的中空腔体与镜管的管内空间连通;所述传动链条一端穿过支撑部和弯曲部管壁的中空腔体并用于连接内窥镜的镜头部、另一端穿出支撑部的中空腔体而暴露在镜管的管内空间内并设有卡块;所述内窥镜还包括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部同轴设置的调节筒以及驱动筒,调节筒一端暴露至外界并设有内螺纹、另一端与支撑部内同轴设置的绞盘连接;所述驱动筒包括驱动杆和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包括位于调节筒内的两套接的方型管件,限位套筒一端穿过绞盘并与绞盘内的驱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一端连接,驱动杆另一端穿出调节筒暴露至外界,所述驱动杆上设有与调节筒配合的外螺纹;绞盘径向两端轴对称设置首、尾拉块,首、尾拉块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驱动链条与驱动齿轮传动配合,首、尾拉块与卡块插接配合。优选的,所述传动链条和驱动链条均由接触排列且贯穿有拉丝的链珠组成,传动链条轴向一端的首链珠用于连接内窥镜的镜头部、另一端的尾链珠暴露于镜管管内空间内且轴向设有连杆,尾链珠通过连杆与呈弧形的卡块连接;所述驱动链条一端的链珠即为首拉块、另一端的链珠即为尾拉块,首、尾拉块结构相同且珠体的自由端开设有与卡块配合的缺口;所述驱动链条位于绞盘内的链珠贴靠绞盘曲面内壁和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的齿槽与链珠珠体间隙配合。优选的,数条传动链条之间接触排列设置。优选的,数条传动链条的卡块首、尾对接组成环面垂直于传动链条、且平行于绞盘的圆环。优选的,首、尾拉块的缺口包括与连杆以及卡块配合的凹槽结构,拉块与卡块配合状态下:拉块与传动链条的尾链珠的珠体紧密接触且与圆环环体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绞盘为中空的圆盘,圆盘的曲面侧壁对应首、尾拉块处开设有供拉块进出的孔道,非转动状态下:首、尾拉块从孔道处暴露至绞盘外部并与卡块插配。优选的,所述调节筒外壁配合对应处的镜管内壁组成与支撑部中空腔体连通的操作空间,操作空间远离镜头部的端部设有轴承,轴承外圈体与对应处的镜管内壁固定连接,轴承内圈体与对应处的调节筒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绞盘外径与调节筒外径相同。优选的,所述绞盘顶面贴靠支撑部中空腔体内壁设置。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的轮心处开设有通孔并连通镜管的管内空间和方型管件的管内空间。本专利技术的非工作状态如下:数条传动链条填充支撑部、弯曲部,且传动链条的首、尾端平齐,使得内窥镜保持直线状态,同时传动链条尾链珠的卡块组成圆环,且首、尾拉块保持与圆环的配合状态。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首先选择内窥镜的转动方向:相对镜管而转动调节筒,调节筒带动绞盘以及绞盘内部的驱动齿轮和驱动筒做周向转动,由于驱动筒的驱动杆与调节螺纹连接,所以驱动筒可以保证驱动齿轮与绞盘相对静止,加之驱动链条的长度使得首、尾拉块暴露在绞盘外部,所以在驱动齿轮与绞盘内部驱动链条的链珠卡配状态下,绞盘的周向转动会带动首、尾拉块通过其缺口在卡块组成的圆环上进行周向转动,当首、尾拉块到达内窥镜目标转向所对应传动链条处的卡块时,停止调节筒和绞盘的转动。如此,轴对称分布的首、尾拉块分别与内窥镜目标转向所对应的轴对称两传动链条的卡块插配。其次,进行内窥镜转向驱动:保持调节筒静止而周向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周转通过限位套筒带动带动驱动齿轮周转,(由于驱动杆的周转会使得其相对调节筒做轴向移动,但是驱动齿轮不能产生轴向移动,所以驱动杆的轴向位移由限位套筒的整体长度变短来进行补偿,即两方型管件套接段的长度变大,而且限位套筒为两套接方型管件组成,其可以很好地传递周向转动力并带动驱动齿轮周转);驱动齿轮配合绞盘的曲面内壁将驱动链条的链珠卡紧并带动其移动,如此,即可使得首拉块通过对应卡块带动对应传动链条通过孔道进入绞盘内,而尾拉块则被推离绞盘,同时挤压推顶对应的传动链条上升,变相实现了首拉块连接的传动链条被拉紧并长度缩短、尾拉块连接的传动链条被推顶并长度延长,且所述两传动链条的长度变化完美互补,所以两传动链条实现了如下动作:实现长度缩短的传动链条通过首链珠拉动镜头部一侧下移,长度延长的传动链条通过首链珠推顶镜头部另一侧上移,使得弯曲部的对应地进行一侧壁缩短、另一侧壁延展的弯曲动作,最终带动镜头部进行相应转向。由于弯曲部的弯曲,会使得两半幅的驱动链条分别进行一定程度的下移和上移,上移的半幅驱动链条仅仅是被带动,不会影响整体的操作,但是下移的半幅驱动链条如果不设计空间补偿,则直接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胆道内窥镜,包括轴向由支撑部、弯曲部和镜头部一体连接组成的柔性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管的支撑部和弯曲部管壁呈中空腔体结构并填充有数条传动链条,支撑部远离镜头部一端的中空腔体与镜管的管内空间连通;/n所述传动链条一端穿过支撑部和弯曲部管壁的中空腔体并用于连接内窥镜的镜头部、另一端穿出支撑部的中空腔体而暴露在镜管的管内空间内并设有卡块;/n所述内窥镜还包括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部同轴设置的调节筒以及驱动筒,调节筒一端暴露至外界并设有内螺纹、另一端与支撑部内同轴设置的绞盘连接;/n所述驱动筒包括驱动杆和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包括位于调节筒内的两套接的方型管件,限位套筒一端穿过绞盘并与绞盘内的驱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一端连接,驱动杆另一端穿出调节筒暴露至外界,所述驱动杆上设有与调节筒配合的外螺纹;/n绞盘径向两端轴对称设置首、尾拉块,首、尾拉块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驱动链条与驱动齿轮传动配合,首、尾拉块与卡块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胆道内窥镜,包括轴向由支撑部、弯曲部和镜头部一体连接组成的柔性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管的支撑部和弯曲部管壁呈中空腔体结构并填充有数条传动链条,支撑部远离镜头部一端的中空腔体与镜管的管内空间连通;
所述传动链条一端穿过支撑部和弯曲部管壁的中空腔体并用于连接内窥镜的镜头部、另一端穿出支撑部的中空腔体而暴露在镜管的管内空间内并设有卡块;
所述内窥镜还包括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部同轴设置的调节筒以及驱动筒,调节筒一端暴露至外界并设有内螺纹、另一端与支撑部内同轴设置的绞盘连接;
所述驱动筒包括驱动杆和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包括位于调节筒内的两套接的方型管件,限位套筒一端穿过绞盘并与绞盘内的驱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一端连接,驱动杆另一端穿出调节筒暴露至外界,所述驱动杆上设有与调节筒配合的外螺纹;
绞盘径向两端轴对称设置首、尾拉块,首、尾拉块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驱动链条与驱动齿轮传动配合,首、尾拉块与卡块插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条和驱动链条均由接触排列且贯穿有拉丝的链珠组成,传动链条轴向一端的首链珠用于连接内窥镜的镜头部、另一端的尾链珠暴露于镜管管内空间内且轴向设有连杆,尾链珠通过连杆与呈弧形的卡块连接;
所述驱动链条一端的链珠即为首拉块、另一端的链珠即为尾拉块,首、尾拉块结构相同且珠体的自由端开设有与卡块配合的缺口;
所述驱动链条位于绞盘内的链珠贴靠绞盘曲面内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俊蔡日杨芳姬娟娟徐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广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