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08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设有孵化箱,孵化箱内设有隔板,隔板与孵化箱为固定连接,孵化箱上方设有供水主管,供水主管与上方水源连接,供水主管与过流管连接,过流管出口位于孵化箱底部,过流管出口与增压管连接,孵化箱底面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和增压管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位于孵化箱下方;隔板与孵化箱之间设有过流通道,隔板与孵化箱内壁之间设有网状支撑架,网状支撑架卡装在隔板与孵化箱内壁之间。其解决了现有粘性鱼卵孵化装置不能兼顾结构和成本以及孵化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粘性鱼卵孵化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卵孵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
技术介绍
鱼卵孵化一直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孵化率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粘性鱼卵,由于其黏连特性,易导致缺氧,孵化率不高。目前市场上针对粘性鱼卵的孵化做了一定的改进,通过提高水中含氧量或者换水等方式来提高孵化率,但存在设备复杂、成本高、需要耗费大量水资源或者操作不方便、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粘性鱼卵孵化装置不能兼顾结构和成本以及孵化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孵化率高的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设有孵化箱,孵化箱内设有隔板,隔板与孵化箱为固定连接,孵化箱上方设有供水主管,供水主管与上方水源连接,供水主管与过流管连接,过流管出口位于孵化箱底部,过流管出口与增压管连接,孵化箱底面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和增压管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位于孵化箱下方;隔板与孵化箱之间设有过流通道,隔板与孵化箱内壁之间设有网状支撑架,网状支撑架卡装在隔板与孵化箱内壁之间。优选的,孵化箱可以多层上下安装,上层孵化箱与下层孵化箱之间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与孵化箱的底面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安装后上层孵化箱底面与下层孵化箱上表面距离在30cm~40cm之间。优选的,孵化箱底面内外两侧对应位置上均设有支撑槽,支撑槽尺寸与支撑柱尺寸对应,支撑柱通过支撑槽固定在上层孵化箱与下层孵化箱之间。优选的,上层孵化箱的出水管作为下层孵化箱的过流管延伸到下层孵化箱的底部,供水主管与过流管通过三通连接,过流管与增压管之间设有异径接头,增压管直径小于过流管直径。优选的,增压管上设有小三通,小三通的两个主管接口上连接喷射管,喷射管上设有喷射孔。优选的,出水口上设有防漏管,防漏管上设有筛孔,筛孔直径不大于1cm。优选的,网状支撑架为弹性材料,网状支撑架与隔板、网状支撑架与孵化箱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优选的,孵化箱上设有定位槽,隔板安装在定位槽内,隔板高度与孵化箱高度一致。优选的,过流管上设有阀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孵化箱可以上下层安装使用,上层排出的水可以为下层孵化箱提供水源,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并且上下层结构还能节省空间,降低孵化成本;(2)在孵化箱中间设置隔板,隔板与孵化箱内壁之间设有过流通道,过流管通过异径接头与增压管连接,增大水流压力,增压管上设有小三通,小三通上设有喷射管,喷射管上设有喷射孔,可以进一步增大水流压力,促进水循环,提高水中含氧量;(3)上层孵化箱底面与下层孵化箱上表面间隙在30cm~40cm之间,便于在不拆卸整体装置的情况下进行鱼卵取放工作,方便快捷,降低劳动强度;(4)出水口上设防漏管,可以防止沉淀底部的鱼卵通过出水口被冲到出水管内,防漏管上设有筛孔,在孵化箱内水位较低时也可以通过筛孔将水循环到出水管中;(5)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方便操作,制造成本低,使用过程中节能、减排,鱼卵孵化率高,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组装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组装结构俯视图;图4是图2中A-A向剖视图;图5是图2中B-B向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孵化箱结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孵化箱结构仰视图;图8是图6中C-C向剖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供水主管;2.三通;3.阀门;4.过流管;5.弯头;6.孵化箱;7.隔板;8.网状支撑架;9.支撑柱;10.定位槽;11.出水口;12.支撑槽;13.防漏管;14.筛孔;15.增压管;16.异径接头;17.小三通;18.喷射管;19.喷淋孔;20.丝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设有孵化箱6,孵化箱6内设有隔板7,隔板7位于孵化箱6的中间位置,隔板7与孵化箱6之间设有过流通道,隔板7选用刚性材质,可以通过在孵化箱6上设置定位槽10,将隔板7通过定位槽10安装固定在孵化箱6内,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将隔板7与孵化箱6固定,隔板7高度与孵化箱6高度一致。隔板7与孵化箱6内壁之间设有网状支撑架8,网状支撑架8为弹性材料,可以采用聚乙烯,网状支撑架8网孔直径不大于20mm。网状支撑架8与隔板7、网状支撑架8与孵化箱6之间均为过盈配合,网状支撑架8卡装在隔板7与孵化箱6内壁之间。孵化箱6上方设有供水主管1,供水主管1与上方水源连接,供水主管1上设有过流管4,供水主管1与过流管4通过三通2连接,过流管上设有弯头5,以实现过流管4在不同方向上安装的需求,过流管4出口位于孵化箱6底部,网状支撑架8上设有可供过流管4穿过的孔,过流管4上设有增压管15,过流管4出口与增压管15通过异径接头16连接,增压管15直径小于过流管4直径,可以增大水流压力,增压管4上设有小三通17,三通2的两个主管接口上连接喷射管18,喷射管18外端面设有丝堵20,喷射管18上设有喷射孔19,喷射孔19方向与孵化箱6底面平行,与水循环方向一致,进一步增大了水流压力,促进水循环,提高水中含氧量。孵化箱6底面上设有出水口11,出水口11和增压管15分别位于隔板7的两侧,出水口11上设有防漏管13,防漏管13上设有筛孔14,筛孔14直径不大于1cm,防漏管13位于孵化箱6底面上方。孵化箱6底面内外两侧对应位置上均设有支撑槽12,支撑槽12内安装支撑柱9,通过支撑柱9将上层孵化箱与下层孵化箱固定,实现多层孵化箱上下安装,安装后上层孵化箱底面与下层孵化箱上表面距离在30cm~40cm之间,便于在不拆卸整体装置的情况下进行鱼卵取放工作,方便快捷,降低劳动强度。孵化箱出水口11上还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位于孵化箱6下方,上层孵化箱的出水管作为下层孵化箱的过流管延伸到下层孵化箱的底部,各层孵化箱的过流管4上均设有阀门3。孵化箱6内过流管侧的水经过增压后从过流通道进入隔板7的另一侧,实现了水在孵化箱6内过流管侧整体循环后再经过出水口11流出,保证了孵化箱6内充足的水循环,提高了鱼卵孵化率;水循环到出水口11处时,通过防漏管13进入出水管,防漏管13可以防止沉淀底部的鱼卵被冲到出水管内,防漏管13上设有筛孔14,保证了在孵化箱6内水位较低时也可以将水循环到出水管中,为下层孵化箱提供水源。使用时,先将粘性鱼卵放置在一层网状支撑架8上,再将另一层网状支撑架8放在鱼卵上方,完成鱼卵的固定,保证了粘性鱼卵不会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走,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上层网状支撑架8上再放置鱼卵,鱼卵再用网状支撑架8定位,依次类推,可以通过在一个孵化箱6内放置多层网状支撑架8来实现多层鱼卵在一个孵化箱6内的有效固定。最下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设有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孵化箱为固定连接,所述孵化箱上方设有供水主管,所述供水主管与上方水源连接,所述供水主管与过流管连接,所述过流管出口位于所述孵化箱底部,所述过流管出口与增压管连接,所述孵化箱底面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增压管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孵化箱下方;所述隔板与所述孵化箱之间设有过流通道,所述隔板与所述孵化箱内壁之间设有网状支撑架,所述网状支撑架卡装在所述隔板与孵化箱内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设有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孵化箱为固定连接,所述孵化箱上方设有供水主管,所述供水主管与上方水源连接,所述供水主管与过流管连接,所述过流管出口位于所述孵化箱底部,所述过流管出口与增压管连接,所述孵化箱底面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增压管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孵化箱下方;所述隔板与所述孵化箱之间设有过流通道,所述隔板与所述孵化箱内壁之间设有网状支撑架,所述网状支撑架卡装在所述隔板与孵化箱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可以多层上下安装,所述上层孵化箱与所述下层孵化箱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孵化箱的底面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安装后所述上层孵化箱底面与所述下层孵化箱上表面距离在30cm~40c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底面内外两侧对应位置上均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尺寸与所述支撑柱尺寸对应,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支撑槽固定在所述上层孵化箱与所述下层孵化箱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宗诚岳新璐刘国太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圣航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