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建新专利>正文

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147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及方法,包括桶状孵化容器,桶状孵化容器内安装有圆形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桶状孵化容器同轴设置,且曝气装置的直径为桶状孵化容器直径的1/3‑3/5;曝气装置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有进气泵和加热器;桶状孵化容器上方安装有自来水管;桶状孵化容器上部安装有换水出水管,底部安装有清洗出水管,清洗出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换水出水管上罩设过滤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桶状孵化容器,并且设置同轴的且直径较小曝气装置,使得曝气装置可以推动桶状孵化容器内的水形成环流,增加了容器内的水量,从而可以孵化更多泥鳅卵,且内部水的温度更易于保持,且保持了泥鳅卵的悬浮状态,降低了与容器壁的摩擦几率。

A loach ha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泥鳅孵化时,对温度的要求很高,需要处于18-25℃的温度内在25-30个小时内孵化,过早或过晚都会导致泥鳅畸形。此外,泥鳅孵化时,通常需要通气进行供氧,但是泥鳅卵在孵化的过程中不能沉淀,若沉淀到底部集聚,容易导致泥鳅卵相互粘着而导致无法孵化,因此现有的泥鳅孵化装置通常设置锥形容器1,在锥形的底部设置曝气管2曝气,这样泥鳅卵下沉时会沿锥形容器内壁下沉,到达底部时,会被曝气管2曝气产生的气流吹得重新悬浮。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在于:1.由于容器为圆锥形,因此其整体体积较小(锥形体积为圆柱形体积的三分之一),且不易于做大体积,且曝气时会导致泥鳅卵大多数集中于水表面,使得单位体积内泥鳅卵过于密集,使得部分水体内氧缺失,导致泥鳅苗不易孵化。2.锥形容器中泥鳅卵沿锥形容器内壁下沉,与容器内壁长时间滑动接触,容易将泥鳅卵壁磨破,导致泥鳅卵出壳率低。3.现有的泥鳅孵化装置通常采用加热器进行加热,这导致加热器周围温度较高,在水流动的情况下,容易将蚯蚓卵烫伤。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状孵化容器(3),桶状孵化容器(3)内安装有圆形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桶状孵化容器(3)同轴设置,且曝气装置的直径为桶状孵化容器(3)直径的1/3-3/5;曝气装置连通有进气管(5),进气管(5)连通有进气泵(6)和加热器(7);桶状孵化容器(3)上方安装有自来水管(8);桶状孵化容器(3)上部安装有换水出水管(9),底部安装有清洗出水管(10),清洗出水管(10)上安装有阀门(4);换水出水管(9)上罩设过滤罩(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状孵化容器(3),桶状孵化容器(3)内安装有圆形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桶状孵化容器(3)同轴设置,且曝气装置的直径为桶状孵化容器(3)直径的1/3-3/5;曝气装置连通有进气管(5),进气管(5)连通有进气泵(6)和加热器(7);桶状孵化容器(3)上方安装有自来水管(8);桶状孵化容器(3)上部安装有换水出水管(9),底部安装有清洗出水管(10),清洗出水管(10)上安装有阀门(4);换水出水管(9)上罩设过滤罩(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孵化容器(3)底部内侧成形有第一弧形挡块(11),曝气装置外侧固定有第二弧形挡块(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固定架(13),固定架(13)上固定有呈螺旋线状布置的曝气管(14),曝气管(14)上成形有若干出气孔(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鳅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14)由若干曝气支管(16)依次通过连接管(17)连通形成;连接管(17)成形有与进气管(5)连通的进气口(18)。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鳅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3)通过绳索捆绑固定曝气管(14)。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