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00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框架包括多根支柱,所述支柱立于地面围成长方形的截面,相邻的所述支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框架的顶部架设有坡形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薄膜,所述支架的上方和所述支架的下方均安装有遮阳模块,所述遮阳模块包括驱动电机、蜗轮蜗杆、转轴、遮阳布、移动杆、固定杆和安装框;大棚的遮阳模块的结构简单合理,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运动,从而带动位移杆运动,从而实现遮阳布开合运动,实现大棚遮阳模块的电动开合;通过移动杆、固定杆及钢丝绳的配合令遮阳布的开合更准确、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特别是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辣椒的幼苗比较难以适应高温和阳光暴晒,幼苗期有良好的光照才能保证幼苗良好的发育,所以需要在阴天光照强度较低的时候收起遮阳布,以提高透光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实现大棚遮阳布的电动开合,减轻对遮阳网的损伤。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框架包括多根支柱,所述支柱立于地面围成长方形的截面,相邻的所述支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框架的顶部架设有坡形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薄膜,所述支架的上方和所述支架的下方均安装有遮阳模块,所述遮阳模块包括驱动电机、蜗轮蜗杆转向器、转轴、遮阳布、移动杆、固定杆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为矩形,所述安装框上等间距固定安装多根所述固定杆,所述安装框的两侧边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位于所述安装框中间的固定杆下侧安装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轮蜗杆转向器的蜗杆,所述蜗轮蜗杆转向器的蜗轮内套设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在安装框的两侧;所述遮阳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遮阳布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位移杆,所述位移杆连接所述移动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上共设置有四根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吊耳,所述上侧和下侧的吊耳分别穿设有一条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框前、后的侧边上。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杆、所述转轴、所述固定杆互相平行;所述齿条、所述位移杆相互平行;所述齿条与所述转轴相互垂直。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所述齿轮,每个所述齿轮均与一根所述齿条相配合,所述齿条的两端均连接有位移杆;所述固定杆的下侧面安装有导向框,所述位移杆穿过所述导向框;所述转轴上安装所述齿轮的位置上均设置有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在安装框最中部的所述固定杆上,所述L形支撑杆的前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大棚的遮阳模块的结构简单合理,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运动,从而带动位移杆运动,从而实现遮阳布开合运动,实现大棚遮阳模块的电动开合。通过移动杆、固定杆及钢丝绳的配合令遮阳网的开合更准确、一致,遮阳网的一端设置固定在一整条的移动杆上,有效分散了遮阳网受力分布,同时钢丝绳的对遮阳网未固定在移动杆和固定杆上的部分起到支撑的作用,也有效分散了受力,遮阳在开合的过程中就有效降低可能对遮阳网造成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包括大棚1,所述大棚1的框架包括多根支柱101,所述支柱101立于地面围成长方形的截面,相邻的所述支柱101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框架的顶部架设有坡形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薄膜,所述支架的上方和所述支架的下方均安装有遮阳模块4,所述遮阳模块4包括驱动电机402、蜗轮蜗杆转向器403、转轴407、遮阳布409、移动杆411、固定杆410和安装框401;所述安装框401为矩形,所述安装框401上等间距固定安装多根所述固定杆410,所述安装框401的两侧边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杆411的两端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位于所述安装框401中间的固定杆410下侧安装所述驱动电机402;所述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轮蜗杆转向器403的蜗杆,所述蜗轮蜗杆转向器403的蜗轮内套设所述转轴407,所述转轴407的两端安装在安装框401的两侧;所述遮阳布409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410上,所述遮阳布409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杆411上;所述转轴407上安装有齿轮415,所述齿轮415啮合有齿条404,所述齿条40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位移杆408,所述位移杆408连接所述移动杆411。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齿条4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起限位的作用。请继续参见图1、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401上共设置有四根移动杆411,所述移动杆411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吊耳406,所述上侧和下侧的吊耳406分别穿设有一条钢丝绳405,所述钢丝绳405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框401前、后的侧边上。请继续参见图1、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405共设置有12根,相应的每根所述移动杆411上均设置有12个所述吊耳406,起到防止遮阳布409下垂的作用。请继续参见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杆411、所述转轴407、所述固定杆410互相平行;所述齿条404、所述位移杆408相互平行;所述齿条404与所述转轴407相互垂直。请继续参见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407上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所述齿轮415,每个所述齿轮415均与一根所述齿条404相配合,所述齿条404的两端均连接有位移杆408;所述固定杆410的下侧面安装有导向框412,所述位移杆408穿过所述导向框412;所述转轴407上安装所述齿轮415的位置上均设置有L形支撑杆413,所述L形支撑杆413的顶部固定在安装框401最中部的所述固定杆410上,所述L形支撑杆413的前部安装有轴承414,所述转轴407穿过所述轴承414,起固定支撑的作用,分散受力。本技术具有以下工作方式;当光照强度过强的时候,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齿轮转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实现齿条的前后运动;齿条带动位移杆运动,位移杆带动移动杆移动,从而实现遮阳布的开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框架包括多根支柱,所述支柱立于地面围成长方形的截面,相邻的所述支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框架的顶部架设有坡形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薄膜,所述支架的上方和所述支架的下方均安装有遮阳模块,所述遮阳模块包括驱动电机、蜗轮蜗杆转向器、转轴、遮阳布、移动杆、固定杆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为矩形,所述安装框上等间距固定安装多根所述固定杆,所述安装框的两侧边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位于所述安装框中间的固定杆下侧安装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轮蜗杆转向器的蜗杆,所述蜗轮蜗杆转向器的蜗轮内套设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在安装框的两侧;所述遮阳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遮阳布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位移杆,所述位移杆连接所述移动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框架包括多根支柱,所述支柱立于地面围成长方形的截面,相邻的所述支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框架的顶部架设有坡形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薄膜,所述支架的上方和所述支架的下方均安装有遮阳模块,所述遮阳模块包括驱动电机、蜗轮蜗杆转向器、转轴、遮阳布、移动杆、固定杆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为矩形,所述安装框上等间距固定安装多根所述固定杆,所述安装框的两侧边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位于所述安装框中间的固定杆下侧安装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轮蜗杆转向器的蜗杆,所述蜗轮蜗杆转向器的蜗轮内套设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在安装框的两侧;所述遮阳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遮阳布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位移杆,所述位移杆连接所述移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种植大棚遮阳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静颜孙安黄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