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整个设备,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式面包烘烤箱。在具体的操作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能够分别带动传送装置一和传送装置二驱动,当面包落入送装置一的顶部时,传送过程中烘烤板能够对面包的表面进行烘焙,而当面包传送至弧形板处时,在弧形通道转动一百八十度,此时底面向上,传送中底部能够得到烘焙,这样在传送中能够对面包的表面进行烘烤,这样设置两层传送装置一方面保证了面包传送时受热的均匀性,而且能够增加面包烘烤的面积,增加了炭烧面包的成型效率,而且无需人工进行反复的取放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面包的生产后会对素面包进行在加工,例如烤面包等,都是面包再加工的产物,其中炭烧面包在生产时,采用烘焙炉进行烘烤,这样效率非常的缓慢,而且需要不停的进行取料和放料的操作,十分的麻烦,而且人工的负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整个设备,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式面包烘烤箱,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下料机构,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料箱;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右侧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视耐热玻璃,所述外壳中部横向设置有传送装置一,所述外壳底部的中部镶嵌有传送装置二,所述弧形板内壁设置有弧形加热组件,所述外壳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烘烤板,正面所述可视耐热玻璃正面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传送装置一和所述传送装置二驱动。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一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上传送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角形竖条一,两个所述固定座相对一侧的下方设置有隔热座,所述隔热座内设置有烘焙加热板。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二包括U形板,两个所述U形板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轴和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和第二传送轴上传送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角形竖条二。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一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套接有限位挡板。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方形下料通道,所述方形下料通道的顶部设置有U形限位套,所述U形限位套内套接有弧形下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具体的操作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能够分别带动传送装置一和传送装置二驱动,当面包落入送装置一的顶部时,传送过程中烘烤板能够对面包的表面进行烘焙,而当面包传送至弧形板处时,在弧形通道转动一百八十度,此时底面向上,传送中底部能够得到烘焙,这样在传送中能够对面包的表面进行烘烤,这样设置两层传送装置一方面保证了面包传送时受热的均匀性,而且能够增加面包烘烤的面积,增加了炭烧面包的成型效率,而且无需人工进行反复的取放操作。2、通过对传送装置一的改进,当面包落在三角形竖条一上时,三角形竖条一能够保持面包放置的稳定性,避免传送时出现移动的情况,而且在传送装置一底部设置有烘焙加热板,这样保证面包的整体会处在高温的的环境下,不仅增加了成型的效率,而且面包与三角形竖条一接触面积减小,另外加上高温塑形的作用,减少面包在传送装置一表面上粘连。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式面包烘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传送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传送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1外壳;22可视耐热玻璃;23弧形板;24传送装置二;241U形板;242第一传送轴;243第二传送轴;244传动带;245三角形竖条二;25第一伺服电机;26第二伺服电机;27弧形加热组件;28固定座;29第一传送杆;210第二传送杆;211安装槽;212限位挡板;213烘烤板;214传送带;215三角形竖条一;216隔热座;217烘焙加热板;3下料机构;31方形下料通道;32U形限位套;33弧形下料板;4接料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用于支撑整个设备,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顶部的左侧连通有下料机构3,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料箱4;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包括外壳21,外壳21右侧设置有弧形板23,弧形板23靠近接料箱4处设置有出料口,外壳2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视耐热玻璃22,可视耐热玻璃22为了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的看清楚内部的情况,当出现传输过程堵塞时,能够立即做出停机处理的程序,外壳21中部横向设置有传送装置一,外壳21底部的中部镶嵌有传送装置二24,弧形板23内壁设置有弧形加热组件27,外壳21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烘烤板213,正面可视耐热玻璃22正面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驱动传送装置一和传送装置二24驱动。在具体的操作时,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能够分别带动传送装置一和传送装置二24驱动,当面包落入送装置一的顶部时,传送过程中烘烤板213能够对面包的表面进行烘焙,而当面包传送至弧形板23处时,在弧形通道转动一百八十度,此时底面向上,传送中底部能够得到烘焙,这样在传送中能够对面包的表面进行烘烤,这样设置两层传送装置一方面保证了面包传送时受热的均匀性,而且能够增加面包烘烤的面积,增加了炭烧面包的成型效率,而且无需人工进行反复的取放操作。其中一个实施例,传送装置一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座28,两个固定座28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传送杆29和第二传送杆210,第一传送杆29和第二传送杆210上传送连接有传送带214,传送带214的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角形竖条一215,两个固定座28相对一侧的下方设置有隔热座216,隔热座216内设置有烘焙加热板217。通过对传送装置一的改进,当面包落在三角形竖条一215上时,三角形竖条一215能够保持面包放置的稳定性,避免传送时出现移动的情况,而且在传送装置一底部设置有烘焙加热板217,这样保证面包的整体会处在高温的的环境下,不仅增加了成型的效率,而且面包与三角形竖条一215接触面积减小,另外加上高温塑形的作用,减少面包在传送装置一表面上粘连。其中一个实施例,传送装置二24包括U形板241,两个U形板241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轴242和第二传送轴243,第一传送轴242和第二传送轴243上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用于支撑整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顶部的左侧连通有下料机构(3),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料箱(4);/n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右侧设置有弧形板(23),所述外壳(2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视耐热玻璃(22),所述外壳(21)中部横向设置有传送装置一,所述外壳(21)底部的中部镶嵌有传送装置二(24),所述弧形板(23)内壁设置有弧形加热组件(27),所述外壳(21)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烘烤板(213),正面所述可视耐热玻璃(22)正面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驱动传送装置一和所述传送装置二(24)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用于支撑整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顶部的左侧连通有下料机构(3),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料箱(4);
所述翻转式面包烘烤箱(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右侧设置有弧形板(23),所述外壳(2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视耐热玻璃(22),所述外壳(21)中部横向设置有传送装置一,所述外壳(21)底部的中部镶嵌有传送装置二(24),所述弧形板(23)内壁设置有弧形加热组件(27),所述外壳(21)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烘烤板(213),正面所述可视耐热玻璃(22)正面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5)和第二伺服电机(26)驱动传送装置一和所述传送装置二(24)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烧面包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一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座(28),两个所述固定座(28)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传送杆(29)和第二传送杆(210),所述第一传送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湾湾,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胡兴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