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包括培育地、架设于培育地上方的大棚骨架以及铺设于大棚骨架上的棚布,所述大棚骨架上部内设有一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培育柱;所述培育柱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草莓种植槽;所述培育地上表面设有若干与草莓种植槽位置相对应的鱼沟;所述鱼沟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山药墙;所述山药墙内壁与培育地上表面围合形成一与鱼沟相贯通的茭白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不仅能够同时培育多样物种,有效增加农户的总体收入,且能够有效避免农户长期在湿气充盈的环境下耕作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更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使环境得到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育室,特别是一种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茭白种植模式中,以大田栽培为主,农户在耕作时要穿着厚重的防水服在水田里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水田湿度比较高,长期作业,易对耕作者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而茭白又分为双季茭和单季茭,以双季茭为例,一个农户一般能种两亩茭白地,一旦种多,在单个人力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应对茭白采收季节,无法及时采收茭白,而两亩茭白地看似很多,实际上一年下来,总体收入不高,与此同时,用于茭白种植的土地和大棚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用于茭白种植的土地和大棚资源,则会在茭白种植区推广套养鱼、黄鳝、青蛙等模式,但是这种推广只是单纯加入其它物种,缺少硝化系统,硝化系统是一种生物净化系统,能够形成小型水体生物净化过程,有效避免水体生物无法长时间在水内存活的情况,因此缺少硝化系统的茭白种植模式,难以高密度养殖其他水体生物,导致总体产量不高,无法有效提高农户的总体收入。现有茭白产区随着连年不间断的种植,重茬病害严重,为了保证种植,则需要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导致环境污染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它不仅能够同时培育多样物种,有效增加农户的总体收入,且能够有效避免农户长期在湿气充盈的环境下耕作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更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使环境得到保护。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包括培育地、架设于培育地上方的大棚骨架以及铺设于大棚骨架上的棚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骨架上部内设有一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培育柱;所述培育柱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草莓种植槽;所述培育地上表面设有若干与草莓种植槽位置相对应的鱼沟;所述鱼沟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山药墙;所述山药墙内壁与培育地上表面围合形成一与鱼沟相贯通的茭白池;所述茭白池左右两侧设有与培育柱位置相对应的过道;所述培育地后方设有一与鱼沟相匹配的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于培育地后方的硝化池;所述鱼沟前侧设有一出水口,鱼沟后侧设有一进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一出水管路与硝化池相贯通;所述进水口之间通过通水管路相贯通;所述通水管路通过进水管路与硝化池相贯通;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一水泵。所述茭白池内壁铺设有防渗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结构的可通过净化装置对水体生物进行高密度养殖,有效增加水体生物养殖数量,从而有效提高农户的总体收入,且农户在养殖茭白时,可站在过道上进行作业,无需亲自深入至茭白池内进行作业,有效避免农户长期处于湿度极高的环境下导致自身身体健康受损的情况,而培育柱上的草莓种植槽能够种植草莓,实现立体培育的效果,能够将培育室内的空间充分利用,有效避免资源被浪费,而茭白池里的泥土和茭白池两边的山药墙,能在夏茭收割结束后山药移栽前进行互换,从而实现水旱轮作,降低重茬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包括培育地1、架设于培育地1上方的大棚骨架2以及铺设于大棚骨架2上的棚布,所述大棚骨架2上部内设有一支架板3;所述支架板3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培育柱4;所述培育柱4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草莓种植槽5;所述培育地1上表面设有若干与草莓种植槽5位置相对应的鱼沟6;所述鱼沟6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山药墙7;所述山药墙7内壁与培育地1上表面围合形成一与鱼沟6相贯通的茭白池8;所述茭白池8左右两侧设有与培育柱4位置相对应的过道9;所述培育地1后方设有一与鱼沟6相匹配的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于培育地1后方的硝化池10;所述鱼沟6前侧设有一出水口11,鱼沟6后侧设有一进水口12;所述出水口11通过一出水管路13与硝化池10相贯通;所述进水口12之间通过通水管路14相贯通;所述通水管路14通过进水管路15与硝化池10相贯通;所述进水管路15上设有一水泵16。所述茭白池8内壁铺设有防渗膜。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农户可在鱼沟6里养殖黄鳝,而黄鳝粪则会为茭白提供有机肥,提高茭白品质,同时黄鳝有打洞的习性,在茭白需要打农药时,把茭白池水放干,让黄鳝钻到泥土里,减少农药对黄鳝的毒害,同时可利用茭白生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的特性,在茭白池两边的山药墙7上种植山药,山药架搭在茭白池上面,山药藤叶能在炎热的夏秋季节,为黄鳝和茭白生长提供遮阴,降低温度,适度的遮阴还能促进秋茭的生长。草莓采用基质栽培,悬挂于过道9上空,降低了湿度,光照充足,同时通过控制草莓的种植密度,让茭白池8上空留有合适的光照,不影响夏茭的生长,在秋茭叶齐泥割去以及山药收获后,在茭白池8上面再盖一层塑料薄膜,在提高茭白池8温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草莓的湿度,这样夏茭和草莓就能在同一个塑料大棚中一起生长,互不影响,土地和大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茭白池8两边留有过道9,农户可站在过道9上耕作,人体移动以及运输便利很多,同时减少了湿气对人体的危害。茭白池8里的泥土和茭白池8两边的山药墙,能在夏茭收割结束后山药移栽前进行互换,从而实现水旱轮作,降低重茬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在茭白池8外面安装相配套的硝化池10,构建鱼菜共生体系,在水泵启动的情况下,鱼沟6内的水则会开始流动,当养殖在鱼沟6内的黄鳝产生粪便等脏物从而产生氨时,带有氨的水则会从出水口11流出,进入到出水管路13内,紧接着进入至硝化池10内,此时硝化池10则会将氨转化成硝酸盐被茭白和山药吸收,而被硝化池净化后的水则会在水泵16的输送下通过进水管路15进入到通水管路14内,最终流入每一个鱼沟6的进水口,实现鱼沟6的换水工作,保证鱼沟6内的水始终处于洁净健康的状态,从而提高了黄鳝的养殖密度,提高总体产量,有效提高农户的总体收入。建造培育室时,第一步,先安装大棚骨架2,大棚骨架2可按宽6-12米,高3-4米,进行设计,采用标准连栋大棚或者简易连栋大棚的形式,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第二步:犁地整土,大棚内泥土按深度25-35厘米进行耕犁,把犁出来的泥土打碎后堆放在大棚一边或者大棚外,为围茭白池8和山药墙7腾出地方;第三步:茭白池8和山药墙7可采用水泥立柱加上钢丝绳做骨架,也可采用镀锌钢管做骨架,茭白池8内部铺0.3-1毫米厚的防渗膜,山药墙7两侧可以铺塑料薄膜、除草布、稻草、秸秆之类的;第四步:安装硝化池10,硝化池10的制作可参考茭白池,体积为茭白池泥土体积的20%以上进行设计,硝化池10内放过滤棉、陶粒等材料,出水管路13连接于硝化池底部,硝化池10上部溢流进入进水管路15内,进水口12和出水口11要分别安装在茭白池8的前后两端,以便茭白池8水体流动,提高硝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包括培育地、架设于培育地上方的大棚骨架以及铺设于大棚骨架上的棚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骨架上部内设有一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培育柱;所述培育柱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草莓种植槽;所述培育地上表面设有若干与草莓种植槽位置相对应的鱼沟;所述鱼沟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山药墙;所述山药墙内壁与培育地上表面围合形成一与鱼沟相贯通的茭白池;所述茭白池左右两侧设有与培育柱位置相对应的过道;所述培育地后方设有一与鱼沟相匹配的净化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培育多样物种的培育室,包括培育地、架设于培育地上方的大棚骨架以及铺设于大棚骨架上的棚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骨架上部内设有一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培育柱;所述培育柱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草莓种植槽;所述培育地上表面设有若干与草莓种植槽位置相对应的鱼沟;所述鱼沟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山药墙;所述山药墙内壁与培育地上表面围合形成一与鱼沟相贯通的茭白池;所述茭白池左右两侧设有与培育柱位置相对应的过道;所述培育地后方设有一与鱼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兴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