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99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顶端的安装板,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上的管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管体外侧的至少两个驱赶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驱赶组件旋转的驱动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安装板上设置有管体,管体上设置有驱动部、连接件和反光镜,管体内部设置有传动部,驱动部设置有固定杆和螺旋叶片,传动部设置有固定齿轮和活动齿轮,在有风吹动的条件下,螺旋叶片带动管体旋转,进一步使活动齿轮绕固定齿轮公转的同时自转,故反光镜也绕管体公转的同时自转,反光镜随着旋转可将光线反射至多个方向,相较于常规的单方向照射,此装置有助于提高驱鸟装置的驱除作用,减少池塘附近的鸟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鸟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对虾是我国水产养殖支柱产业,年产量180万吨以上,产值800亿元以上。主要养殖模式有设施大棚养殖、海水池塘养殖和淡水池塘养殖等模式。近年来,对虾养殖成功率逐年下降,病害问题是造成养殖失败的主要因素,而如何控制疾病的传播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关键。露天的海淡水池塘养殖发病后,濒临死亡和刚死亡的虾容易被鸟类抓获摄食,叼食的残体掉入健康池塘、鸟类粪便排泄进入健康池塘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养殖人员驱赶鸟类捕食虾类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横向传播,减少病害的发生,避免因传播病害带来的损失。同时,鸟类捕食健康对虾也能提高成活率,减少损失。故需要一种驱鸟装置以减少池塘附近的鸟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顶端的安装板,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上的管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管体外侧的至少两个驱赶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驱赶组件旋转的驱动部;所述驱赶组件包括: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镜体;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置在管体的内部用以带动反光镜旋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传动部和反光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设置在管体上端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旋叶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扬声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部包括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固定齿轮和与所述管体转动连接的活动齿轮,二者啮合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活动齿轮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螺纹杆、转动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夹板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限位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嵌设反光镜的卡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杆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漂浮平台,所述漂浮平台的内部具有内腔和固定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漂浮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用于稳固漂浮平台的限位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部包括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L形结构的活动杆,且活动杆靠近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管和固定管上均具有用于贯穿连接绳的通孔。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板上设置有管体,管体上设置有驱动部、连接件和反光镜,管体内部设置有传动部,驱动部设置有固定杆和螺旋叶片,传动部设置有固定齿轮和活动齿轮,在有风吹动的条件下,螺旋叶片带动管体旋转,进一步使活动齿轮绕固定齿轮公转的同时自转,故反光镜也绕管体公转的同时自转,反光镜随着旋转可将光线反射至多个方向,相较于常规的单方向照射,此装置有助于提高驱鸟装置的驱除作用,减少池塘附近的鸟类。2、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扬声器,扬声器用于播放鸟类天敌,例如猫、鹰等捕食者的叫声,进一步加强鸟类的驱赶作用。3、本专利技术中,杆体底部设置有漂浮平台,漂浮平台底部设置有连接管和限位部,限位部设置有连接块、支撑杆、活动杆和连接绳,连接块为配重块,起重量较大,在池塘中限位部会沉入塘底,当连接块接触塘底后,手动拉动连接绳可带动活动杆转动,使其底部的尖顶刺入塘底的泥中,使限位部保持稳定,从而起到稳固漂浮平台和驱鸟装置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驱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管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漂浮平台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漂浮平台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杆体;2、安装板;3、管体;4、连接件;5、反光镜;6、固定杆;7、螺旋叶片;8、扬声器;9、固定齿轮;10、活动齿轮;11、螺纹杆;12、夹板;13、限位杆;14、卡槽;15、漂浮平台;16、连接管;17、连接块;18、支撑杆;19、活动杆;20、连接绳;21、内腔;22、固定管;2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6,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包括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1顶端的安装板2,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2上的管体3、转动设置于管体3外侧的至少两个驱赶组件以及用于带动驱赶组件旋转的驱动部;驱赶组件包括:反光镜5,反光镜5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镜体,正反双面设置镜体在反光镜5旋转时提高光线反射的角度范围,减少反射死角,提高驱赶效果;传动部,传动部设置在管体3的内部用以带动反光镜5旋转;连接件4,连接件4用于连接传动部和反光镜5;驱动部包括固定设置在管体3上端的固定杆6,固定杆6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旋叶片7,在有风的条件下,螺旋叶片7在风力作用下带动管体3旋转,进一步使反光镜5旋转;传动部包括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的固定齿轮9和与管体3转动连接的活动齿轮10,二者啮合连接,连接件4与活动齿轮10固定连接,活动齿轮10随着管体3的旋转绕固定齿轮9旋转,使活动齿轮10公转的同时自转,通过连接件4带动反光镜5旋转;连接件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螺纹杆11、转动设置于螺纹杆11的夹板12和固定设置于螺纹杆11的限位杆13,连接件4上设置有用于嵌设反光镜5的卡槽14,安装反光镜5,通过旋转螺纹杆11推动夹板12贴合反光镜5,再使用螺母紧固螺纹杆11即可实现反光镜5的固定。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扬声器8,扬声器8在使用时连接电源,用于播放鸟类天敌的叫声以达到驱赶鸟类的作用,并且多个扬声器8朝向不同的方位,可以提高声音的覆盖范围。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6,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的在于,杆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漂浮平台15,漂浮平台15的内部具有内腔21和固定管22。漂浮平台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且连接块17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用于稳固漂浮平台15的限位部。限位部包括与连接块17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8,支撑杆18上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包括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1)顶端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2)上的管体(3)、转动设置于所述管体(3)外侧的至少两个驱赶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驱赶组件旋转的驱动部;/n所述驱赶组件包括:/n反光镜(5),所述反光镜(5)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镜体;/n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置在管体(3)的内部用以带动反光镜(5)旋转;/n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用于连接传动部和反光镜(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包括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1)顶端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2)上的管体(3)、转动设置于所述管体(3)外侧的至少两个驱赶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驱赶组件旋转的驱动部;
所述驱赶组件包括:
反光镜(5),所述反光镜(5)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镜体;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置在管体(3)的内部用以带动反光镜(5)旋转;
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用于连接传动部和反光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设置在管体(3)上端的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旋叶片(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扬声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的固定齿轮(9)和与所述管体(3)转动连接的活动齿轮(10),二者啮合连接,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活动齿轮(1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池塘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茂仓陈琛胡利华王瑶华张炯明於俊琦黄贤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