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瞿琛专利>正文

一种行道上银杏果子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96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道上银杏果子收集器,包括两个半圆套,两个半圆套的外圆周上设有LED灯,每个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太阳能发热板,每相邻的两个太阳能发热板之间通过接果布相连接,太阳能发热板的另一端设有钢丝绳,两个半圆套外圆周上均设有正反电机,钢丝绳另一端穿过通线孔延伸至半圆套内并绕在内部线圈上,两个半圆套底部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由两个半圆组成,呈扇形矩阵分布,固定套底部插接有支撑杆,固定环的底部圆周上设有若干个挂钩,挂钩上设有两个半圆形接果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破坏绿化、不影响行人、不造成隐患;遵循“安全性、便携性、环保性和抗压性”四个原则,让行道成为景观道,还自然魅力于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道上银杏果子收集器
本技术涉及环境科学与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行道上银杏果子收集器。
技术介绍
银杏树是我国特有的和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也是分布最广、利用最多、价值最高的树种之一,被公认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在行道上、公园内,在中国的领土上、在地球的另一边,银杏树可谓随处可见。之所以选择银杏树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因为它树叶的优雅,也不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更不是因为它的长寿之美。而是,近年来人们对它的印象只停留在“散发着一股强烈变质黄油(丁酸)的气味”和“被人们或车辆碾压成稀巴烂时肮脏的行道”。我们或许知道行道树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补充氧气和净化空气、调节局部气候、减轻噪音、为路人遮阴的同时还能美化市容。但是,不难发现如若行道上种植雌性银杏树,就会失去观赏的价值,不但常常遭受路人的唾弃,而且也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每当9、10月来临的时候,银杏树上的果子便散落在行道上,不时被路人或车辆碾压的一片狼藉,随着气温的升高散发出阵阵刺鼻的臭味。偶尔还会看到一些老人,不顾危险去捡那些还未被踩碎或挤烂的银杏果子。每逢触及此景,就在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道上银杏果子收集器,包括两个半圆套(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套(1)的外圆周上设有LED灯(2),两个所述半圆套(1)之间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两个所述半圆套(1)底部外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与半圆套(1)上下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7),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太阳能发热板(5),每相邻的两个太阳能发热板(5)之间通过接果布(6)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热板(5)的另一端设有钢丝绳(4),两个所述半圆套(1)外圆周壁顶端设有与钢丝绳(4)数目相同的通线孔(3),两个所述半圆套(1)侧壁内为中空结构,两个所述半圆套(1)外圆周上均设有正反电机(14),两个所述正反电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道上银杏果子收集器,包括两个半圆套(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套(1)的外圆周上设有LED灯(2),两个所述半圆套(1)之间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两个所述半圆套(1)底部外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与半圆套(1)上下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7),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太阳能发热板(5),每相邻的两个太阳能发热板(5)之间通过接果布(6)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热板(5)的另一端设有钢丝绳(4),两个所述半圆套(1)外圆周壁顶端设有与钢丝绳(4)数目相同的通线孔(3),两个所述半圆套(1)侧壁内为中空结构,两个所述半圆套(1)外圆周上均设有正反电机(14),两个所述正反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主轴(15)贯穿与半圆套(1)侧壁内并连接有线圈(13),所述钢丝绳(4)另一端穿过通线孔(3)延伸至半圆套(1)内并绕在内部线圈(13)上,两个所述半圆套(1)底部设有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底部四个设有均匀设置且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套(10),所述固定套(10)底部插接有支撑杆(9),所述固定环(12)的底部圆周上设有若干个挂钩(8),所述挂钩(8)上设有两个接果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道上银杏果子收集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套(1)所形成的孔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瞿琛
申请(专利权)人:施瞿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