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92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位于机架下方且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的旋耕轴、配合连接在所述旋耕轴上的旋耕刀具以及分别配合连接在所述机架两侧且位于所述旋耕刀具上方的移动盖板机构;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耕地效果明显,在坡地耕作时旋耕机的挡板能根据耕作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挡板位置变化减少上下坡耕作过程中向下坡耕作位移,同时增加向上坡耕作位移,从而减小上下坡耕作过程中产生的耕作侵蚀,达到土壤向下位移和向上位移的平衡,有利于防止土壤及其养分从坡耕地流失,防治坡耕地土壤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
技术介绍
近20多年国内外研究表明耕作引起的土壤再分配是坡耕地土壤退化的重要过程。在坡地景观内耕作引起净余土壤量向下坡传输、堆积,重新分配,导致土壤在上坡或凸坡流失,而在下坡或凹坡堆积,强烈的耕作侵蚀导致侵蚀区土层变薄、生产力下降。因受耕作工具的设计、操作、景观地形和土壤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耕作位移在景观内变异很大。旋耕机耕作的土壤再分配模式不同于其他耕作机具,无论向上耕作、向下耕作或等高耕作,旋耕机在单次耕作过程中都会同时产生向上坡位移和向下坡位移,向上坡位移总是小于向下坡位移,单次耕作会产生向下净位移,导致土壤流失。现有技术中旋耕机挡板普遍设置为固定的,在坡地进行耕作时,挡板挡泥的效果较差,难以减少翻耕的泥土向下坡位移,引起土壤及其养分从坡耕地上部(凸坡)流失,导致坡耕地上部土壤退化和生产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以解决现有旋耕机使用性能差、易造成耕作侵蚀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位于机架下方且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的旋耕轴、配合连接在所述旋耕轴上的旋耕刀具以及分别配合连接在所述机架两侧且位于所述旋耕刀具上方的移动盖板机构;所述移动盖板机构包括呈弧形结构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与所述机架配合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推动拉杆带动挡板运动。进一步,所述挡板包括呈弧形结构的下凹覆盖段以及与所述下凹覆盖段连接的尾端阻挡段,所述下凹覆盖段位于所述旋耕刀具的上方,所述尾端阻挡段位于所述旋耕刀具的侧方。进一步,所述下凹覆盖段的弧形弧心位于所述旋耕轴的中轴线上。进一步,所述下凹覆盖段的弧形半径大于所述旋耕刀具的直径。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伸缩缸和变速箱以及与所述变速箱连接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旋耕轴配合连接,所述拉杆与所述伸缩缸配合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耕地效果明显,在坡地耕作时旋耕机的挡板能根据耕作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挡板位置变化减少上下坡耕作过程中向下坡耕作位移,同时增加向上坡耕作位移,从而减小上下坡耕作过程中产生的耕作侵蚀,达到土壤向下位移和向上位移的平衡,有利于防止土壤及其养分从坡耕地流失,防治坡耕地土壤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旋耕机平地状态使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旋耕机爬坡旋耕状态使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旋耕机下坡旋耕状态使用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4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机架,2-动力机构,3-旋耕轴,4-旋耕刀具,5-移动盖板机构,6-挡板,60-下凹覆盖段,61-尾端阻挡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动力机构2、位于机架1下方且与动力机构2连接的旋耕轴3、配合连接在旋耕轴3上的旋耕刀具4以及分别配合连接在机架1两侧且位于旋耕刀具4上方的移动盖板机构5。机架1为旋耕机整体的重要支撑部件,为动力机构2、旋耕轴3、旋耕刀具4及移动盖板机构5提供支撑载体,其结构强度高,稳定可靠性能好。动力机构2为旋耕机整体提供动力输出,在动力机构2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旋耕轴3转动,进而带动旋耕刀具4进行旋耕作业,工作可靠。移动盖板机构5用于根据耕作方向调整位置,从而减少上下坡耕作过程中向下坡耕作位移,同时增加向上坡耕作位移,从而减小上下坡耕作过程中产生的耕作侵蚀。移动盖板机构5包括呈弧形结构的挡板6以及设置在挡板6上且与机架1配合连接的拉杆,拉杆与所述动力机构2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2推动拉杆带动挡板6运动。图2至图4中所示箭头方向为旋耕机耕运动作方向。挡板6用于阻挡耕作过程中飞散的土粒,在不同耕作环境中调节挡板6位置,当旋耕机在平地耕作时,挡板6保持水平状态,阻挡向上飞散的土粒。在向上坡耕作时,挡板6向旋耕机后方(尾部)移动,阻挡土粒向旋耕机后方移动,以增大向上坡耕作位移和减小向下坡耕作位移;在向下坡耕作时,挡板6向旋耕机前方(头部)移动,阻挡土粒向旋耕机前方移动,以增大向上坡耕作位移和减小向下坡耕作位移。挡板6包括呈弧形结构的下凹覆盖段60以及与下凹覆盖段60连接的尾端阻挡段61,下凹覆盖段60位于旋耕刀具4的上方,尾端阻挡段61位于旋耕刀具4的侧方。下凹覆盖段60的弧形弧心位于旋耕轴3的中轴线上。下凹覆盖段60保证对旋耕刀具4旋耕上方的土粒进行阻挡,通过尾端阻挡段61对旋耕刀具4旋耕尾端侧方的土粒进行阻挡,阻挡效果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挡土效果,本技术中,下凹覆盖段60的弧形半径大于所述旋耕刀具4的直径。为了便于动力机构2对各个输出部件提供动力的可靠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伸缩缸和变速箱以及与所述变速箱连接的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旋耕轴3配合连接,所述拉杆与所述伸缩缸配合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动力机构(2)、位于机架(1)下方且与所述动力机构(2)连接的旋耕轴(3)、配合连接在所述旋耕轴(3)上的旋耕刀具(4)以及分别配合连接在所述机架(1)两侧且位于所述旋耕刀具(4)上方的移动盖板机构(5);/n所述移动盖板机构(5)包括呈弧形结构的挡板(6)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6)上且与所述机架(1)配合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动力机构(2)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2)推动拉杆带动挡板(6)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动力机构(2)、位于机架(1)下方且与所述动力机构(2)连接的旋耕轴(3)、配合连接在所述旋耕轴(3)上的旋耕刀具(4)以及分别配合连接在所述机架(1)两侧且位于所述旋耕刀具(4)上方的移动盖板机构(5);
所述移动盖板机构(5)包括呈弧形结构的挡板(6)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6)上且与所述机架(1)配合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动力机构(2)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2)推动拉杆带动挡板(6)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包括呈弧形结构的下凹覆盖段(60)以及与所述下凹覆盖段(60)连接的尾端阻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佳玉李富程巨莉袁正蓉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