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坡地中药种植用播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播种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坡地中药种植用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一些中草药因为气候天气的原因,需要种植在一些坡地上,由于是种植在坡地上,所以传统的播种机器无法正常使用,这就需要人为的去弯腰播种,由于一些坡地地形复杂,人在弯腰的过程中很容易重心不稳而导致人摔倒,造成人员伤害,且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弯腰对人体的脊椎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现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工人在坡地上进行播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坡地中药种植用播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坡地中药种植用播种装置,包括竖直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底端封口,第一套筒内设置同轴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设置同轴的第一竖杆,第一套筒顶面转动连接第三套筒,第三套筒内侧面左右对称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均设置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均通过第一横杆与第一竖杆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筒内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左右对称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二导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坡地中药种植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第一套筒(1),第一套筒(1)底端封口,第一套筒(1)内设置同轴的第二套筒(2),第二套筒(2)内设置同轴的第一竖杆(3),第一套筒(1)顶面转动连接第三套筒(4),第三套筒(4)内侧面左右对称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一导轨(5),第一导轨(5)上均设置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均通过第一横杆(7)与第一竖杆(3)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内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左右对称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二导轨(8),第二导轨(8)上均设置第二滑块(9),第二滑块(9)均通过第二横杆(10)与第二套筒(2)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竖杆(3)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坡地中药种植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第一套筒(1),第一套筒(1)底端封口,第一套筒(1)内设置同轴的第二套筒(2),第二套筒(2)内设置同轴的第一竖杆(3),第一套筒(1)顶面转动连接第三套筒(4),第三套筒(4)内侧面左右对称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一导轨(5),第一导轨(5)上均设置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均通过第一横杆(7)与第一竖杆(3)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内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左右对称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二导轨(8),第二导轨(8)上均设置第二滑块(9),第二滑块(9)均通过第二横杆(10)与第二套筒(2)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竖杆(3)外侧面固定套装同轴的圆柱体(11),圆柱体(11)外侧面通过轴承安装拨杆(44),第二套筒(2)内侧面对应拨杆(44)的位置处开设螺旋滑槽(45),拨杆(44)伸入螺旋滑槽(45)内,且拨杆(44)侧面与螺旋滑槽(45)侧面接触配合,拨杆(44)可在螺旋滑槽(45)内移动,第一套筒(1)后侧面设置种子盛放装置,种子盛放装置能够将种子运送到第一竖杆(3)与第二套筒(2)之间,第一套筒(1)外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套装第四套筒(12),第四套筒(12)内壁与第一套筒(1)外侧面固定连接,第四套筒(12)内壁开设左右对称的L型通道(13),第一套筒(1)外侧面对应L型通道(13)的位置处均开设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外端与对应的L型通道(13)一端固定密封连接,L型通道(13)竖直的通道内设置活塞(15),活塞(15)底端均固定安装第二竖杆(16),L型通道(13)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竖直的长条形矩形通孔(17),矩形通孔(17)内穿过第三横杆(18),第三横杆(18)侧面与对应的第二竖杆(16)底端固定连接,第三横杆(18)可在矩形通孔(17)内上下移动,第四套筒(12)外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套装水平的圆环(19),第三横杆(18)外端均与圆环(19)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左右对称设置倾斜的第一连杆(20),第一连杆(20)一端与第一套筒(1)侧面铰接连接,第一连杆(20)另一端低于第一套筒(1)底面,第一连杆(20)侧面均通过第二连杆(21)与圆环(19)外侧面铰接连接,第一套筒(1)底面对应第二套筒(2)的位置处开设第二通孔(22),第二套筒(2)底面固定安装倒置的圆台套筒(23),圆台套筒(23)穿过第二通孔(22),第一竖杆(3)底部伸出圆台套筒(23)的底面,第一竖杆(3)侧面与圆台套筒(23)的小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杰,王洁,贾倩,白晓平,邢玉伟,杨斌,冯瑞云,梅超,李盛,李广信,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