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包含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电极的方法和由该方法获得的电极技术

技术编号:2634886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组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电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填充有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氧化/还原改善性添加剂和导电材料的混合物,并且,通过制造过程中包含的溶剂退火过程,可以提高氧化/还原改善性添加剂的解离度和输送性,从而改善电池寿命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包含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电极的方法和由该方法获得的电极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3日在大韩民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051477的优先权。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包含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电极的方法和由此获得的电极。
技术介绍
使用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由隔膜界定负极和正极的结构,因此当隔膜由于变形或外部冲击而损坏时可能引起短路,从而导致诸如过热或爆炸等风险。因此,可以说在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中开发能够确保安全性的固体电解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使用固体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具有增强的安全性,防止电解质泄漏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并且有助于薄型电池的制造。另外,锂金属可以用作负极以提高能量密度。因此,除了紧凑型二次电池以外,期望这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用高容量二次电池,并且已经作为下一代电池受到关注。然而,与使用液体电解质的电池相比,使用固体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具有较低的离子电导率,并且特别地显示出低温输出特性的劣化。另外,这样的固体电解质的问题在于,与液体电解质相比,其与活性材料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其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包含多个电极活性材料颗粒、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n其中,所述电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的间隙填充有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所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包含溶胀性聚合物电解质,所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通过溶剂浸润而处于溶胀状态,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孔隙率为0至18%,并且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还包含氧化改善性添加剂和还原改善性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3 KR 10-2018-00514771.一种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其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包含多个电极活性材料颗粒、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
其中,所述电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的间隙填充有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所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包含溶胀性聚合物电解质,所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通过溶剂浸润而处于溶胀状态,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孔隙率为0至18%,并且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还包含氧化改善性添加剂和还原改善性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通过汽化的有机溶剂的浸润而发生体积溶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其通过溶剂退火过程获得,其中,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孔隙率因所述溶剂退火而降低,且所述溶剂退火过程前后的孔隙率之差为0.5%以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其中,在所述溶剂退火过程之后,所述孔隙率由于所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溶胀而降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氧化改善性添加剂为选自腈类抗氧化剂、硼类抗氧化剂、酚类抗氧化剂、硫类抗氧化剂、磷类抗氧化剂、茂金属类抗氧化剂和醌类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还原改善性添加剂为选自碳酸酯类化合物、硫类化合物和锂盐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是通过将聚合物树脂添加到溶剂化锂盐中而形成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8.一种全固态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和插入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廷弼安智熙姜盛中李在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