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连接部的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878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6
一种具有改进的连接部的电解电容器(100),该电解电容器包括被罐状件(10)容纳的电容器元件(20)。覆盖元件(30)封闭罐状件(10)的开口。连接元件(40)包括用于施加电信号的外部端子(41)和电联接至电容器元件(20)和外部端子(41)的引线接片(42)。连接元件(40)包括上垫圈(44)和下垫圈(45),所述上垫圈(44)和下垫圈(45)分别具有用以接纳铆钉(43)的开口(444、454),该铆钉(43)用以将外部端子(41)和引线接片(42)固定至覆盖元件(30)。上垫圈(44)构造成包括用以接纳铆钉(43)的头部(431)的腔体(445)、或者包括突出部(446)、或者包括渐缩的侧表面,以减小铆钉(43)、引线接片(42)和上垫圈(44)之间的任何间隙从而防止电解质/水的浸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改进的连接部的电解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进的连接部的电解电容器,该改进的连接部用于从外部向电解电容器施加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以制造具有改进的连接部的电解电容器的方法,该改进的连接部用以从外部向电解电容器施加信号。
技术介绍
电解电容器、例如铝电解电容器包括用电解质溶液浸渍的绕组。该浸渍绕组布置在罐状件内,该罐状件具有用以插入绕组的开口。罐状件通过密封材料例如覆盖盘来封闭。用以向电解电容器施加信号的外部端子被固定在覆盖盘的外表面处。引线接片固定至覆盖盘的内表面以将电解电容器的绕组与外部端子电联接。在大多数制造程序中,主要用于闪存的卡入型和线耳端子型的铝电解电容器基于冷焊(铆接)生产以将引线接片与覆盖盘连接,从而节省制造成本。在覆盖元件的内表面与铆钉的头部之间设置有垫圈以将引线接片固定至覆盖盘。特别地,在铆钉的头部与引线接片之间布置有上垫圈。上垫圈用于铆接过程,并且上垫圈为了固定引线接片并在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内保持良好的电接触而存在。设置有布置在覆盖盘的内表面与引线接片之间的下垫圈以将铆钉和外部端子固定在覆盖盘上。在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改进的连接部的电解电容器,所述电解电容器包括:/n-罐状件(10),所述罐状件(10)具有开口;/n-电容器元件(20),所述电容器元件(20)被所述罐状件(10)容纳;/n-覆盖元件(30),所述覆盖元件(30)布置成封闭所述罐状件(10)的所述开口,所述覆盖元件(30)具有朝向所述罐状件(10)的内侧定向的内表面(I30)和朝向所述罐状件(10)的外侧定向的相反的外表面(O30);/n-连接元件(40),所述连接元件(40)用于从外部向所述电容器元件(20)施加电信号,/n-其中,所述连接元件(40)包括用于施加所述电信号的外部端子(41)和电联接至所述电容器元件(20)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改进的连接部的电解电容器,所述电解电容器包括:
-罐状件(10),所述罐状件(10)具有开口;
-电容器元件(20),所述电容器元件(20)被所述罐状件(10)容纳;
-覆盖元件(30),所述覆盖元件(30)布置成封闭所述罐状件(10)的所述开口,所述覆盖元件(30)具有朝向所述罐状件(10)的内侧定向的内表面(I30)和朝向所述罐状件(10)的外侧定向的相反的外表面(O30);
-连接元件(40),所述连接元件(40)用于从外部向所述电容器元件(20)施加电信号,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40)包括用于施加所述电信号的外部端子(41)和电联接至所述电容器元件(20)和所述外部端子(41)的引线接片(42),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40)包括具有第一头部(431)和第二头部(432)的铆钉(43),其中,所述铆钉(43)穿透所述覆盖元件(40),使得所述铆钉的所述第一头部(431)在所述覆盖元件(30)的所述内表面(I30)处从所述覆盖元件(30)突出并且所述铆钉(43)的所述第二头部(432)在所述覆盖元件(30)的所述外表面(O30)处从所述覆盖元件(30)突出,其中,所述铆钉(43)构造成使得所述铆钉的所述第一头部(431)在所述覆盖元件(30)的所述内表面(I30)处将所述引线接片(42)固定至所述覆盖元件(30)并且所述铆钉(43)的所述第二头部(432)在所述覆盖元件(30)的所述外表面(O30)处将所述外部端子(41)固定至所述覆盖元件(30),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40)包括上垫圈(44)和下垫圈(45),所述上垫圈(44)和所述下垫圈(45)分别具有用以接纳所述铆钉(43)的开口(444、454),其中,所述上垫圈(44)放置在所述引线接片(42)与所述铆钉(43)的所述第一头部(431)之间,并且所述下垫圈(45)放置在所述引线接片(42)与所述覆盖元件(30)的所述内表面(I30)之间,
-其中,所述上垫圈(44)形成为具有:第一表面(441),所述第一表面(441)朝向所述罐状件(10)的内侧定向;第二表面(442),所述第二表面(442)与所述第一表面(441)相对地定位并且朝向所述覆盖元件(30)的所述内表面(I30)定向;以及第三表面(443),所述第三表面(443)侧向定位在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上垫圈(44)构造成使得: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一表面(441)包括用以接纳所述铆钉(43)的所述第一头部(431)的腔体(445),或者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第二表面(442)包括突出部(446),或者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第三表面(443)形成有渐缩部使得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二表面(442)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表面(441)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其中,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开口(444)从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二表面(442)延伸到所述上垫圈的所述腔体(445)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其中,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腔体(445)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开口(444)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其中,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腔体(445)的深度(L1)在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一表面(441)与所述腔体(445)的底表面(B445)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开口(444)的深度(L2)在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二表面(442)与所述腔体(445)的所述底表面(B445)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腔体(445)的所述深度(L1)与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开口(444)的所述深度(L2)之间的商在0.2mm至0.8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其中,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腔体(445)在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第一表面(441)与所述腔体(445)的底表面(B445)之间延伸,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开口(444)在所述底表面(B445)中终止,
-其中,所述引线接片(42)沿着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第二表面(442)延伸、并且沿着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开口的侧壁(S444)延伸、并且沿着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腔体(445)的所述底表面(B445)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其中,所述下垫圈(45)包括腔体(455),所述腔体(455)关于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突出部(446)互补地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其中,所述上垫圈(44)和所述下垫圈(45)构造成使得所述引线接片(42)通过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突出部(446)被压到所述下垫圈(45)的所述腔体(455)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
-其中,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第二表面(442)具有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其中,所述第二区域(A2)通过从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第二表面(442)的所述第一区域(A1)突出而形成所述突出部(446),
-其中,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开口(444)从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一表面(441)延伸至所述上垫圈(44)的所述第二表面(442)的所述第二区域(A2),
-其中,所述上垫圈(44)在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一表面(441)与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二表面(442)的所述第一区域(A1)之间具有第一高度(t),
-其中,所述上垫圈(44)在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一表面(441)与所述上垫圈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二区域(A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田海拓乔·刘乔纳森·赵
申请(专利权)人: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