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以矩阵配置的像素构成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构成以矩阵配置的像素的电光学元件,公知有电流驱动型的有机EL元件。近年来,能够使装入有显示装置的显示器大型化并且轻薄化,并且要注意显示的图像的鲜明度,因此,像素中包含有机EL的有机EL显示器的开发正在盛行。特别是,成为将电流驱动型的电光学元件与单独控制的薄膜晶体管(TFT)等开关元件一起设置于各像素并按每个像素控制电光学元件的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情况较多。这是由于通过成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能够进行比被动型的显示装置更高清晰的图像显示。此处,在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中,设置有按每行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的连接线和按每列沿着垂直方向形成的数据线以及电源线。各像素具备电光学元件、连接晶体管、驱动晶体管以及电容。通过对连接线施加电压使连接晶体管接通,通过将数据线上的数据电压(数据信号)充电至电容以能够写入数据。而且,通过利用充电至电容的数据电压使驱动晶体管接通并使来自电源线的电流在电光学元件流动,从而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n所述显示装置具备:/n像素,其配置为矩阵;/n电光学元件,其包含在所述像素,并从阳极接受来自驱动电源的电流并发光且阴极与阴极电源连接;/n连接线,其按所述矩阵的每行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并以特定频率驱动由构成所述矩阵的像素构成的一帧;/n数据线,其按所述矩阵的每列沿着垂直方向形成;/n驱动晶体管,其串联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之间,并使与栅极的电位对应的驱动电流从所述驱动电源向所述电光学元件流动;/n第一连接晶体管,其在所述连接线连接有栅极,并控制是否将来自所述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供给;及/n电容,其插入配置在所述驱动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
像素,其配置为矩阵;
电光学元件,其包含在所述像素,并从阳极接受来自驱动电源的电流并发光且阴极与阴极电源连接;
连接线,其按所述矩阵的每行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并以特定频率驱动由构成所述矩阵的像素构成的一帧;
数据线,其按所述矩阵的每列沿着垂直方向形成;
驱动晶体管,其串联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之间,并使与栅极的电位对应的驱动电流从所述驱动电源向所述电光学元件流动;
第一连接晶体管,其在所述连接线连接有栅极,并控制是否将来自所述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供给;及
电容,其插入配置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电源之间,并能够写入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供给的所述数据信号,
所述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特定频率的驱动中,可选择第一频率驱动及以低于该第一频率驱动的频率进行驱动的第二频率驱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频率驱动的情况下的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阴极电源之间的电源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频率驱动的情况下的电源电压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提高所述阴极电源来减小所述电源电压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减小所述驱动电源的电压来减小所述电源电压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频率驱动为10Hz~45Hz的驱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频率驱动将第二频率用矩阵作为一帧,所述第二频率用矩阵由比所述矩阵小的面积或少的像素数构成的区域构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连接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数据线之间的共用线连接,
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的源极,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
第一截断晶体管,其串联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与所述驱动电源之间;
第二截断晶体管,其在所述驱动晶体管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之间,并串联连接于比与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之间的节点靠所述电光学元件侧,且接通断开动作与所述第一截断晶体管相同;
第二连接晶体管,其串联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与所述数据线之间,且接通断开动作与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相同;以及
初始化晶体管,其源极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与所述电容之间,
反向驱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和朝日,九鬼辉,野村彬,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