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分析装置和质谱分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85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5
质谱分析装置具备离子化部,质谱分析装置在将用分离柱分离出的试样在离子化部中进行了离子化之后供于质量分离,并检测通过质量分离得到的离子,所述质谱分析装置具备气体导入部,所述气体导入部使用第二气体将使液体气化所得到的第一气体导入到离子化部,离子化部通过将第一气体进行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与试样的反应,来将试样进行离子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质谱分析装置和质谱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质谱分析装置和质谱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质谱分析装置进行的分析中,通过化学离子化将试样进行离子化。在化学离子化中,通过向包括离子源的离子化部导入的试剂气体的离子化所生成的反应离子与构成试样的分子(以下称为试样分子)发生反应,由此试样分子被离子化。在化学离子化中,具有试样分子不易裂解、易于产生加合了电子等的离子等特征,能够利用该特征进行解析。在化学离子化中,作为试剂气体,优选使用甲烷或异丁烷等可燃性气体。但是,存在从安全性方面考虑难以设置含有可燃性气体的储气瓶或者从成本方面考虑难以供给可燃性气体等问题。因此,作为试剂气体的供给源,提出了使用液相的乙腈等(非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PeltCKV,BrennaJT.“Acetonitrilechemicalionizationtandemmassspectrometrytolocatedoublebondsinpolyunsaturatedfattyacidmethylesters”AnalyticalChemistry,(美国),AmericanChemicalSociety,1999年5月15日,Volume71,Issue10,pp.1981-1989非专利文献2:PrestHFP,PerkinsPD.“UseofLiquidReagentsforPositiveChemicalIonizationonthe5973MSD”、[线上],1999年,AgilentTechnologiesCompany,[2019年1月29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faculty.fortlewis.edu/milofsky_r/GC-MS-CI.pdf>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使液相的物质气化所得到的试剂气体在室温和大气压下与气相的试剂气体相比,沸点和蒸气压低,因此难以高效地向离子化部导入。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质谱分析装置,具备离子化部,所述质谱分析装置在将用分离柱分离出的试样在所述离子化部中进行离子化之后供于质量分离,并检测通过所述质量分离得到的离子,所述质谱分析装置具备气体导入部,所述气体导入部使用第二气体将使液体气化所得到的第一气体导入到所述离子化部,所述离子化部通过将所述第一气体进行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与所述试样的反应,来将所述试样进行离子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涉及一种质谱分析方法,所述质谱分析方法利用具备离子化部的质谱分析装置对用分离柱分离并被导入到所述离子化部的试样进行质谱分析,所述质谱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第二气体将使液体气化所得到的第一气体导入到所述离子化部,在所述离子化部中,通过将所述第一气体进行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与所述试样的反应,来将所述试样进行离子化。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使液相的物质气化所得到的试剂气体高效地导入到离子化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质谱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概念图。图2是示出信息处理部的概念图。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质谱分析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图4的(A)是包含将二苯甲酮进行电子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的峰的质谱,图4的(B)是包含将甲醇用作试剂气体来将二苯甲酮进行化学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的峰的质谱,图4的(C)是包含将甲烷用作试剂气体来将二苯甲酮进行化学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的峰的质谱。图5的(A)是包含将二苯甲酮进行电子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的峰的质谱的放大图,图5的(B)是包含将甲醇用作试剂气体来将二苯甲酮进行化学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的峰的质谱的放大图,图5的(C)是包含将甲烷用作试剂气体来将二苯甲酮进行化学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的峰的质谱的放大图。图6是示出加压用气体的压力与所得到的质谱中的分别对应于m/z33和m/z183的峰的强度的关系的图表。图7的(A)是示出加压用气体的种类以及所得到的质谱中的与m/z183对应的峰的强度相对于与m/z182对应的峰的强度的比率的图表,图7的(B)是示出试剂气体的种类以及所得到的质谱中的上述比率的图表。图8是示出毛细管的长度及加压用气体的压力以及所得到的质谱中的上述比率及S/N比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质谱分析装置将使被加压后的液体气化所得到的气体导入到离子化部。被导入的气体能够用作化学离子化时的试剂气体。(关于质谱分析装置)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质谱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概念图。质谱分析装置1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下称为GC-MS),具备测定部100和信息处理部40。测定部100具备气相色谱仪10、试剂气体供给部20以及质谱分析部30。气相色谱仪10具备载气供给源G1、载气流路11、试样导入部12、柱温度调节部13、分离柱14以及试样气体导入管15。试剂气体供给部20具备加压用气体供给源G2、第一加压用气体流路21、压力调整部22、第二加压用气体流路23、用于收纳液体L的液体容器24、试剂气体流路25以及安全阀26。质谱分析部30具备真空容器31、排气口32、将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进行离子化来生成离子In的离子化部33、离子调整部34、质量分离部35、检测部36以及试剂气体导入部300。试剂气体导入部300具备作为阻力管的毛细管310和试剂气体导入口320。测定部100将试样的各成分(以下称为试样成分)分离,并检测分离出的各试样成分。气相色谱仪10作为基于物理或化学特性来分离试样成分的分离部而发挥功能。在被导入到分离柱14时,试样变为气体或气体状,将其称为试样气体。载气供给源G1具备用于收纳载气的容器,用于向载气流路11供给载气。载气流路11的一端即第一端与载气供给源G1连接以使得能够流通载气,载气流路11的另一端即第二端与试样导入部12连接以使得能够向试样导入部12导入载气。从载气供给源G1导入到载气流路11的载气在由配置在载气流路11的途中的未图示的载气流量控制部调整了流量等之后,被导入到试样导入部12(箭头A1)。试样导入部12具备试样气化室等用于收纳试样的室,用于暂时收容由未图示的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等注入器注入的试样,在试样为液体的情况下使其气化,并将试样气体向分离柱14导入(箭头A2)。分离柱14具备毛细管柱等柱。分离柱14通过具备柱泵等的柱温度调节部13而被温度控制为例如几百℃以下。基于流动相与分离柱14的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等将试样气体的各成分进行分离,分离出的试样气体的各成分在不同的时间从分离柱14洗脱出,并通过试样气体导入管15被导入到质谱分析部30的离子化部33。试剂气体供给部20向质谱分析部30的试剂气体导入部300供给向离子化部33导入的试剂气体。试剂气体供给部20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质谱分析装置,具备离子化部,所述质谱分析装置在将用分离柱分离出的试样在所述离子化部中进行离子化之后供于质量分离,并检测通过所述质量分离得到的离子,/n所述质谱分析装置具备气体导入部,所述气体导入部使用第二气体将使液体气化所得到的第一气体导入到所述离子化部,/n所述离子化部通过将所述第一气体进行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与所述试样的反应,来将所述试样进行离子化。/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5 US 62/652,9731.一种质谱分析装置,具备离子化部,所述质谱分析装置在将用分离柱分离出的试样在所述离子化部中进行离子化之后供于质量分离,并检测通过所述质量分离得到的离子,
所述质谱分析装置具备气体导入部,所述气体导入部使用第二气体将使液体气化所得到的第一气体导入到所述离子化部,
所述离子化部通过将所述第一气体进行离子化所得到的离子与所述试样的反应,来将所述试样进行离子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分析装置,其中,
还具备气体供给部,所述气体供给部利用所述第二气体对所述液体进行加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谱分析装置,其中,
还具备压力控制部,所述压力控制部控制对所述液体施加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谱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压力控制部通过对被导入到配置有所述液体的密闭的容器中的所述第二气体的压力进行控制,来对所述液体进行加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野理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