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1)包括第一洗涤槽(110)、与第二洗涤槽(210)。第一洗涤槽(110)以第一旋转轴(114)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承。第二洗涤槽(210)以第二旋转轴(214)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承。第二洗涤槽(210)配置在第一洗涤槽(110)的上方。第一旋转轴(114)相对于水平方向(A)的第一倾斜角度(θ1),大于第二旋转轴(214)相对于水平方向(A)的第二倾斜角度(θ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关于洗衣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洗衣机包含机体。在机体内,设置有第一洗净内桶、与第二洗净内桶。第一洗净内桶的旋转轴与第二洗净内桶的旋转轴平行。在第一洗净内桶以及第二洗净内桶的外部,设置有外侧桶。机体包含齿条与面板。外侧桶被固定在齿条。在外侧桶的上部设置有吊簧。在外侧桶的底部设置有阻尼装置。在外桶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38500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第一洗净内桶的旋转轴与第二洗净内桶的旋转轴互相平行的状态下,第一洗净内桶与第二洗净内桶沿着上下方向排列。因此,机体(箱体)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变大。另外,为了能够将洗衣机设置在各式各样的场所,因此期望将洗衣机的箱体变紧凑。本专利技术是将提供能够将箱体变紧凑的洗衣机设为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洗衣机包括第一洗涤槽、与第二洗涤槽。第一洗涤槽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承。第二洗涤槽以第二旋转轴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二洗涤槽配置在所述第一洗涤槽的上方。所述第一旋转轴相对于水平方向的第一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相对于水平方向的第二倾斜角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包括多个洗涤槽的洗衣机的箱体变得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正视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侧视图。图3为洗衣机的剖面图。图4为洗衣机的示意图。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侧视图。图6为洗衣机的示意图。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图式一边进行说明。再者,针对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不重复其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以及图2,针对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进行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正视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侧视图。在图1以及图2中,上下方向为与铅直面平行的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各个,为相对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另外,左右方向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洗衣机1,在被设置成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姿势的状态下对洗涤物进行洗涤。如图1以及图2所示,洗衣机1包括箱体10、第一门20、以及第二门30。箱体10具有中空的形状。箱体10包含前面部11、一对侧面部12、背面部13、顶面部14、以及底部15。前面部11、一对侧面部12、背面部13、顶面部14、以及底部15的各个具有板形状。前面部11、一对侧面部12、背面部13、顶面部14、以及底部15的各个形成箱体10的外面。前面部11表示在箱体10之中位于箱体10的前部的部分。一对侧面部12表示在箱体10之中位于箱体10的侧部的部分。一对侧面部12在左右方向上互相隔开间隔而配置。背面部13表示在箱体10之中位于箱体10的后部的部分。顶面部14表示在箱体10之中位于箱体10的上部的部分。底部15表示在箱体10之中位于箱体10的下部的部分。第一门20以及第二门30设置在箱体10的前部。第一门20以及第二门30可旋转地安装在前面部11。第一门20以及第二门30隔开箱体10的内部与箱体10的外部。箱体10的内部表示以前面部11、一对侧面部12、背面部13包围的空间。第一门20以及第二门30以沿着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二门30配置在第一门20的上方。洗衣机1还包括供水口40。供水口40设置在箱体10的上部。供水口40与水栓连接。从水栓放出的水经由供水口40向洗衣机1供给。接着,参照图3,进一步针对洗衣机1进行说明。图3为洗衣机1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洗衣机1包括第一洗涤部100、与第二洗涤部200。第一洗涤部100以及第二洗涤部200的各个,能够互相独立地对洗涤物进行洗涤。第二洗涤部200配置在第一洗涤部100的上方。首先,针对第一洗涤部100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第一洗涤部100包含第一洗涤槽110、与第一水槽120。第一洗涤槽110以及第一水槽120的各个,配置在箱体10的内部。第一洗涤槽110配置在第一水槽120的内侧。第一洗涤槽110包含第一侧部111、第一底部112、第一开口部113。第一侧部111具有前后两端部开放的筒形状。第一底部112设置在第一侧部111的后端部。第一底部112闭塞第一侧部111的后端部。第一开口部113形成在第一侧部111的前端部。第一开口部113与第一洗涤槽100的内部、第一洗涤槽110的外部连通。第一开口部113与第一门20对向。再者,第一洗涤槽110的内部表示以第一侧部111与第一底部112包围的空间。第一洗涤槽110还包含第一旋转轴114。第一洗涤槽110以第一旋转轴114为中心可旋转地被支承。第一旋转轴114表示通过第一底部112的中心、与第一开口部113的中心的轴。当第一门20被打开时,第一开口部113与箱体10的外部对向。其结果,用户能够经由第一开口部113将洗涤物相对于第一洗涤槽110取出、放入。洗衣机1还包括第一驱动部130。第一驱动部130包含第一马达131、与第一输出轴132。第一输出轴132与第一洗涤槽110连接。第一输出轴132绕着第一旋转轴114的轴可旋转地支承第一洗涤槽110。第一马达131经由第一输出轴132将动力传达到第一洗涤槽110。其结果,第一洗涤槽110以第一旋转轴114为中心进行旋转。在第一洗涤槽110的内部被供给有洗涤物、水以及洗剂的状态下,若藉由第一驱动部130的动力使第一洗涤槽110旋转,则洗涤物被洗涤。洗衣机1还包括第一排水路径部140。第一排水路径部140,为用于将从第一洗涤槽110的内部排出的排水引导向洗衣机1的外部的构件。洗衣机1的外部,具体而言表示箱体10的外部。第一排水路径部140,例如包含第一排水管、设置在第一排水管的第一排水过滤器、与第一排水阀。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洗涤槽110的内部连通,并且也与洗衣机1的外部连通。第一排水路径部140配置在第一洗涤槽110的前部的下方。接着,针对第二洗涤部200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第二洗涤部200包含第二洗涤槽210、与第二水槽220。第二洗涤槽210以及第二水槽220的各个,配置在箱体10的内部。第二洗涤槽210配置在第二水槽220的内侧。第二洗涤槽210包含第二侧部211、第二底部212、与第二开口部213。第二侧部211包含前后的两端部开放的筒形状。第二底部212设置在第二侧部211的后端部。第二底部212闭塞第二侧部211的后端部。第二开口部213形成在第二侧部211的前端部。第二开口部213与第二洗涤槽210的内部、第二洗涤槽210的外部连通。第二开口部213与第二门30对向。再者,第二洗涤槽210的内部表示以第二侧部211与第二底部212包围的空间。第二洗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第一洗涤槽,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承;以及/n第二洗涤槽,以第二旋转轴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承;其中,/n所述第二洗涤槽配置在所述第一洗涤槽的上方;/n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一倾斜角度,大于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二倾斜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6 JP 2018-073899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洗涤槽,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承;以及
第二洗涤槽,以第二旋转轴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承;其中,
所述第二洗涤槽配置在所述第一洗涤槽的上方;
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一倾斜角度,大于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二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大于0°;
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为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洗涤槽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短于所述第一洗涤槽的前后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体,收容所述第一洗涤槽与所述第二洗涤槽;其中
所述箱体包含:
第一背面部,配置在所述第一洗涤槽的后方;
第二背面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江宏和,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