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83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金属基材和在其上形成的金属有机构造体而成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1a)将金属基材的表面活化的工序;或(工序1b)对金属基材的表面进行修饰,在其上形成金属层的工序;和(工序2)将通过上述工序1a或工序1b处理的金属基材与含有至少1种的金属离子的溶液和含有至少1种的有机配体的溶液接触,在金属基材上形成金属有机构造体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叠层体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和通过该制造方法得到的叠层体。
技术介绍
金属有机构造体(MOF:MetalOrganicFramework)具有多孔质的配位网络构造,被用于吸附材料、催化剂等。这样的金属有机构造体可以形成于支持体的表面,作为叠层体使用。包括支持体和在其表面形成的金属有机构造体的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包括(a)在支持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吹附含有至少一种的金属离子的第一溶液的工序;和(b)在该支持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吹附含有至少二齿的有机化合物的至少一种的第二溶液的工序,工序(b)可以在工序(a)之前、之后或者同时进行,通过形成多孔性金属有机构造体的层的方法,制造叠层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01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叠层体以重叠在作为支持体的基材的表面的状态形成有金属有机构造体(以下,也称为“MOF”)。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层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叠层体具有金属基材和在其上形成的金属有机构造体而成,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n工序1a:将金属基材的表面活化的工序;或/n工序1b:对金属基材的表面进行修饰,在其上形成金属层的工序;和/n工序2:将通过所述工序1a或工序1b处理的金属基材与含有至少1种的金属离子的溶液和含有至少1种的有机配体的溶液接触,在金属基材上形成金属有机构造体的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89161.一种叠层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叠层体具有金属基材和在其上形成的金属有机构造体而成,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工序1a:将金属基材的表面活化的工序;或
工序1b:对金属基材的表面进行修饰,在其上形成金属层的工序;和
工序2:将通过所述工序1a或工序1b处理的金属基材与含有至少1种的金属离子的溶液和含有至少1种的有机配体的溶液接触,在金属基材上形成金属有机构造体的工序。


2.一种叠层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叠层体具有金属基材和在其上形成的金属有机构造体而成,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工序1a:将金属基材的表面活化的工序;和
工序2:将所述金属基材的表面与含有至少1种的金属离子的溶液和含有至少1种的有机配体的溶液接触,在金属基材上形成金属有机构造体的工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金属基材的金属为Si、Al、Cu、Fe、Ni或Zn,或者为Fe/Ni/Cr合金。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金属基材的表面活化的工序通过将金属基材的表面用氟化氢、氯化氢、氟或氯处理来进行。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序2中,溶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为Al、Cu、Fe、Mn或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川米基璐久保田浩治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