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79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入机,其在停止向切换机构供电的情况下能够使打击部向打击紧固件的方向动作。此外,提供一种能够设定产生如下功能的时机的打入机,所述功能是限制接触部件的动作力向供气机构传递的功能。在具有操作部件、接触部件、压力室、打击部和驱动部的打入机中,具有可供作业者选择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若选择第二模式并且作业者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并且接触部件从对象物分离的状态在预定时间以内,则不限制接触部件的动作,若选择第二模式并且作业者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并且接触部件从对象物分离的状态超过预定时间,则限制接触部件的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打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利用压缩性气体的压力进行动作的打击部的打入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例打入机,该打入机具有:被供给压缩性气体的压力室、以及利用向压力室供给的压缩性气体的压力进行动作的打击部。专利文献1记载的打入机具有:打击部、活塞上室、主阀室、气缸、蓄压室、作为操作部件的扳机、作为接触部件的推杆、切换旋钮。就专利文献1记载的打入机而言,当向扳机施加操作力并且推杆推压于对象物时,则蓄压室的压缩性气体向主阀室供给。气缸利用主阀室的压力进行动作,蓄压室的压缩性气体向活塞上室供给,打击部从上止点朝向下止点进行动作。就专利文献1记载的打入机而言,作业者能够操作切换旋钮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当选择第一模式时,则在将推杆推压于对象物之后向扳机施加操作力。当选择第二模式时,则在向扳机施加了操作力的状态下进行将推杆推压于对象物的操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59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案专利技术人研究了一种打入机,其能够在选择了第二模式的情况下限制打击部的动作。本案专利技术人研究的打入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当从向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起的经过时间在预定时间内时,则通过将接触部件推压于对象物而打击部能够进行动作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当从向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起的经过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则即使将接触部件推压于对象物而打击部也不会进行动作的状态。此外,本案专利技术人研究了设置切换机构的方案,所述切换机构对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进行切换并且利用电力进行动作。于是,本案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停止向切换机构供电时,则有可能在打入机中打击部不再进行动作。另外还发现如下课题:当无法设定产生如下功能的时机时则有可能给作业者带来不适感,所述功能是限制接触部件的动作力向供气机构传递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入机,其在停止向切换机构供电的情况下,能够使打击部向打击紧固件的方向动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设定产生如下功能的时机的打入机,所述功能是限制接触部件的动作力向供气机构传递的功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具有:操作部件,其供作业者施加操作力;接触部件,其能够与对象物接触和分离,并且与所述对象物接触来进行动作;切换机构,其能够对传递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的第一状态和限制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的传递的第二状态进行切换;打击部,其打击紧固件;以及模式选择部件,其能够供所述作业者操作,并且控制所述打击部的驱动,所述模式选择部件具有:在使所述接触部件动作的状态下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第一模式;以及与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和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顺序无关地基于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和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第二模式,若选择所述第二模式,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接触部件从所述对象物分离的状态在预定时间以内,则向所述切换机构供电,所述切换机构成为所述第一状态;若选择所述第二模式,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接触部件从所述对象物分离的状态超过预定时间,则停止向所述切换机构供电,所述切换机构成为所述第二状态。专利技术的效果一实施方式的打入机在停止向切换机构供电的情况下,当选择第一模式时则能够使打击部向打击紧固件的方向动作。此外,与作业者向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联动地,限制部件阻止接触部件的动作力向供气机构传递。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包含的打入机的实施方式1的侧视图。图1B是图1A的打入机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在图1A所示的打入机中选择第一模式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3是在图1A所示的打入机中选择第二模式并且阻止推杆的动作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4是在图1A所示的打入机中选择第二模式并且推杆能够进行动作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5是表示打入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6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2中选择第一模式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7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2中选择第二模式并且阻止推杆的动作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8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2中选择第二模式并且推杆能够进行动作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9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3中选择第一模式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10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3中选择第二模式并且阻止推杆的动作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11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3中选择第二模式并且推杆能够进行动作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12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4中选择第一模式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E1-E1线的旋转螺线管的俯视剖视图。图14是沿着图12的E2-E2线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4中选择第二模式并且停止向旋转螺线管供电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16是沿着图15的E1-E1线的旋转螺线管的俯视剖视图。图17是沿着图15的E2-E2线的局部剖视图。图18是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4中选择第二模式并且向旋转螺线管供电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19是沿着图18的E1-E1线的旋转螺线管的俯视剖视图。图20是包含打入机的控制例1的流程图。图21是表示设置于打入机的推杆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22是表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5的纵剖视图。图23是表示设置于图1的打入机的扳机和限制机构且扳机和限制机构为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24是表示图1的打入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25是扳机为动作状态且限制机构为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26是扳机为动作状态且限制机构为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图27是扳机为动作状态、限制机构为初始状态、扳机阀为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图28是表示设置于打入机的控制部可执行的控制例2的流程图。图29是表示设置于打入机的控制部可执行的控制例3的流程图。图30是表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6的局部剖视图。图31是表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7且在第二模式下扳机和推杆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剖视图。图32是表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7且选择第一模式时的俯视剖视图。图33是表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7且选择第二模式时的俯视剖视图。图34是表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7且在第二模式下扳机和推杆处于动作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剖视图。图35是表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7且在第一模式下扳机和推杆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剖视图。图36是表示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7中可执行的控制例4的流程图。图37是表示在打入机的实施方式7中可执行的控制例5的流程图。图38是表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8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打入机所含若干实施方式中的代表性的打入机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参照图1A、图1B和图2对打入机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打入机10具有主体11、气缸12、打击部13、扳机60、射出部15和推杆67。另外,钉盒17安装于打入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入机,其特征在于,具有:/n操作部件,其供作业者施加操作力;/n接触部件,其能够与对象物接触和分离,并且与所述对象物接触来进行动作;/n切换机构,其能够对传递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的第一状态和限制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的传递的第二状态进行切换;/n打击部,其打击紧固件;以及/n模式选择部件,其能够供所述作业者操作,并且控制所述打击部的驱动,/n所述模式选择部件具有:/n在使所述接触部件动作的状态下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第一模式;以及/n与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和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顺序无关地基于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和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第二模式,/n若选择所述第二模式,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接触部件从所述对象物分离的状态在预定时间以内,则向所述切换机构供电,所述切换机构成为所述第一状态;/n若选择所述第二模式,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接触部件从所述对象物分离的状态超过预定时间,则停止向所述切换机构供电,所述切换机构成为所述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9 JP 2018-064700;20180330 JP 2018-0692581.一种打入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操作部件,其供作业者施加操作力;
接触部件,其能够与对象物接触和分离,并且与所述对象物接触来进行动作;
切换机构,其能够对传递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的第一状态和限制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的传递的第二状态进行切换;
打击部,其打击紧固件;以及
模式选择部件,其能够供所述作业者操作,并且控制所述打击部的驱动,
所述模式选择部件具有:
在使所述接触部件动作的状态下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第一模式;以及
与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和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顺序无关地基于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和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第二模式,
若选择所述第二模式,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接触部件从所述对象物分离的状态在预定时间以内,则向所述切换机构供电,所述切换机构成为所述第一状态;
若选择所述第二模式,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接触部件从所述对象物分离的状态超过预定时间,则停止向所述切换机构供电,所述切换机构成为所述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在选择了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模式选择部件的操作力,所述切换机构成为所述第一状态,并且停止对所述切换机构的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模式选择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操作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模式对应的第二操作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被供给压缩性气体和排出压缩性气体的压力室;
若向所述压力室供给所述压缩性气体则进行动作的所述打击部;以及
驱动部,其具备使所述压缩性气体向所述压力室供给的供给状态、和使所述压缩性气体从所述压力室排出的排出状态,
所述驱动部具有:
供给口,其向所述压力室供给所述压缩性气体;
排出口,其从所述压力室排出所述压缩性气体;以及
阀,其使所述供给口和所述排出口分别开闭,
所述供给状态是所述阀开放所述供给口并且关闭所述排出口的状态;
所述排出状态是所述阀关闭所述供给口并且开放所述排出口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电源,其能够向所述切换机构供电;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对所述切换机构的供电和停止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机构具有:解除机构,其进行所述供电和停止所述供电;限制部件,其能够传递动力地连接于所述解除机构,
若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对象物接触则在预定的动作范围内动作,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动作范围外停止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动作范围内停止从而阻止所述接触部件的动作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使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动作范围内停止,
所述第一状态是向所述解除机构进行所述供电且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动作范围外停止的状态,
所述第二状态是停止对所述解除机构的所述供电且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动作范围内停止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解除机构进行所述供电和停止所述供电,所述控制部从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模式选择部件进行操作而选择所述第二模式,并且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了操作的时刻起,向所述解除机构进行所述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泽宗太郎大塚和弘
申请(专利权)人: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