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73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包括至少一层热塑性弹性体层和至少一层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采用混炼胶制成;所述混炼胶由含有生胶和填料的原料经混炼得到,其中,所述生胶包括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胶的含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40%~9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振膜不仅可以改善丁腈橡胶层单层振膜在成型过程中易同模具贴合导致脱模困难的问题,提高灵敏度,而且复合振膜兼具回弹性和刚性,减少振膜周转过程中的变形,提升产品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发声装置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重要声学器件,其用于将电信号转化成声音。近年来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迅速,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并且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应用要求下,发声装置的性能也需要提高。现有的发声装置中通常采用振膜作为振动发声的元件,振膜对发声装置的放声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发声装置由电能到声能的转换质量。现有的发声装置的振膜多采用丁腈橡胶单层振膜,该丁腈橡胶单层振膜具有高耐温、高阻尼、耐化学品性优、防水性能优良等特点,随着现代发声装置对高防水、高耐温、高品质的要求,丁腈橡胶单层振膜被广泛应用的发声装置中。但丁腈橡胶单层振膜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丁腈橡胶单层振膜在成型过程中,易同模具紧密贴合,造成振膜取膜困难,同时振膜取膜过程中拉伸变形,严重影响产品的良率;另外,丁腈橡胶模量在3-30MPa,模量小,丁腈橡胶单层振膜的厚度大,质量大,造成振膜中频灵敏度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将丁腈橡胶层与工程塑料层进行复合,形成复合振膜,可以改善丁腈橡胶层单层振膜在成型过程中易同模具贴合导致脱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振膜的灵敏度。但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丁腈橡胶层与工程塑料层复合形成的复合振膜的断裂伸长率低,回弹性差,导致振膜产品防水性能下降;且振膜在周转的过程中,易产生不可恢复变形,不良率高,无形中增加产品成本。因此,提供一种振膜,不仅可以改善丁腈橡胶层单层振膜在成型过程中易同模具贴合导致脱模困难的问题,提高灵敏度,而且兼具回弹性和刚性,减少振膜周转过程中的变形,保证品质,降低不良率,已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不仅可以改善丁腈橡胶层单层振膜在成型过程中易同模具贴合导致脱模困难的问题,提高灵敏度,而且复合振膜兼具回弹性和刚性,减少振膜周转过程中的变形,提升产品的良率。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包括至少一层热塑性弹性体层和至少一层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采用混炼胶制成;所述混炼胶由含有生胶和填料的原料经混炼得到,其中,所述生胶包括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胶的含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40~96%。可选地,所述丁腈橡胶采用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制成,其中,所述丙烯腈的质量为所述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总量的18~50%。可选地,所述氢化丁腈橡生胶由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进行加氢反应制成,其中,所述丙烯腈的质量为所述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总量的18~50%。可选地,所述填料采用碳类材料、氧化硅、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料的质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1~45%。可选地,所述混炼胶的原料还包括硫化剂,所述硫化剂的硫化体系包括硫磺硫化体系、无硫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和树脂硫化体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硫化剂的质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0.5~5%。可选地,所述混炼胶的原料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硫化促进剂、防老剂、增塑剂、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的含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2~15%。可选地,所述橡胶层的硬度为25-85A,所述橡胶层的室温储能模量为2~35MPa,所述橡胶层在室温下损耗因子为0.1~1。可选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的材料选用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PE/EPDM动态硫化弹性体、PP/EPDM动态硫化弹性体、天然橡胶/PP动态硫化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热塑性弹性体层和橡胶层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膜;对所述复合膜进行成型处理形成复合振膜。可选地,所述橡胶层的制备方法为:通过涂布工艺制成膜体,将所述膜体进行低温干燥形成未交联的橡胶层或半交联的橡胶层;或者通过压延工艺制成膜体,所述膜体为未交联的橡胶层。可选地,所述成型处理为气压成型或模压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上述复合振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创造性地采用橡胶层同热塑性弹性体层复合形成复合振膜,其中,所述橡胶层采用混炼胶制成;所述混炼胶由含有生胶和填料的原料经混炼得到,其中,所述生胶包括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胶的含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40%~96%。专利技术人意外发现,该复合振膜产生功能互补、协同增效,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不仅可以改善丁腈橡胶层单层振膜在成型过程中易同模具贴合导致脱模困难的问题,显著提升中频灵敏度,而且复合振膜兼具良好的回弹性和刚性,复合振膜在周转过程中受力接触变形后,可自动恢复,显著提升了振膜周转过程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填料的含量对橡胶层硬度及回弹性的影响关系图;图2为填料的含量对橡胶层储能模量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关系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振膜与对比例1中的振膜的总谐波失真测试曲线;图4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振膜的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专利技术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本说明书中的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含义相同,但如有冲突,则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本文中“包括”、“包含”、“含”、“含有”、“具有”或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封闭式包括,这些术语之间不作区分。术语“包含”是指可加入不影响最终结果的其它步骤和成分。术语“包含”还包括术语“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和方法/工艺包含、由其组成和基本上由本文描述的必要元素和限制项以及本文描述的任一的附加的或任选的成分、组分、步骤或限制项组成。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涉及组分量、工艺条件等的所有数值或表述在所有情形中均应理解被“约”修饰。涉及相同组分或性质的所有范围均包括端点,该端点可独立地组合。由于这些范围是连续的,因此它们包括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数值。还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引用的任何数值范围预期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子范围。正如
技术介绍
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丁腈橡胶层与工程塑料层复合形成的复合振膜的断裂伸长率低,回弹性差,导致振膜产品防水性能下降;且振膜在周转的过程中,易产生不可恢复变形,不良率高,无形中增加产品成本,但这一问题并不为人所注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层热塑性弹性体层和至少一层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采用混炼胶制成;所述混炼胶由含有生胶和填料的原料经混炼得到,其中,所述生胶包括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胶的含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40~9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层热塑性弹性体层和至少一层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采用混炼胶制成;所述混炼胶由含有生胶和填料的原料经混炼得到,其中,所述生胶包括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胶的含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40~9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采用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制成,其中,所述丙烯腈的质量为所述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总量的18~50%;所述氢化丁腈橡生胶由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进行加氢反应制成,其中,所述丙烯腈的质量为所述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总量的18~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采用碳类材料、氧化硅、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料的质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1~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胶的原料还包括硫化剂,所述硫化剂的硫化体系包括硫磺硫化体系、无硫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和树脂硫化体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硫化剂的质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0.5~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胶的原料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硫化促进剂、防老剂、增塑剂、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的含量为所述混炼胶总量的2~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厚强闫付臻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