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72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一层改性膜层,所述改性膜层由硅橡胶与改性剂共混改性后形成的共混聚合物制成,其中,所述改性剂为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硫橡胶、聚氨酯类橡胶、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振膜采用由硅橡胶与改性剂共混改性后形成的共混聚合物制成,改性剂采用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硫橡胶、聚氨酯类橡胶、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增大硅橡胶的分子间作用力和/或空间位阻,使振膜具有优良的阻尼性能,发声装置在振动过程中一致性优,抗偏振能力优,降低失真性能,具有更高的音质。

A diaphragm of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器件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发声装置中,振膜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直接影响着发声装置的声学效果。随着高功率化、防水以及高音质要求的提高,硅橡胶材质的振膜在发声装置领域也得到了应用。但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硅橡胶振膜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硅橡胶振膜的模量或硬度相对较低,在满足相同F0要求的前提下,其阻尼性能较差,失真较高,不能满足产品对听音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硅橡胶振膜阻尼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一层改性膜层,所述改性膜层由硅橡胶与改性剂共混改性后形成的共混聚合物制成,其中,所述改性剂为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一层改性膜层,所述改性膜层由硅橡胶与改性剂共混改性后形成的共混聚合物制成,其中,所述改性剂为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硫橡胶、聚氨酯类橡胶、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一层改性膜层,所述改性膜层由硅橡胶与改性剂共混改性后形成的共混聚合物制成,其中,所述改性剂为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硫橡胶、聚氨酯类橡胶、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采用液态硅橡胶,所述改性剂为液态改性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的含量为所述共混聚合物总质量的40~98%,所述改性剂的含量为所述共混聚合物总质量的2~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膜层在室温下的损耗因子大于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膜层在室温下的损耗因子大于0.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膜层10%应变后的弹性回复率≥80%;所述改性膜层的拉伸强度为2~45MPa,所述改性膜层的撕裂强度为15~100N/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膜层的密度为0.95~1.40g/cm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冰王述强凌风光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