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话筒配件
,具体为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
技术介绍
话筒被称为括音器,在话筒筒身上设有开关按钮,筒身上端是能输入语音信号的金属网构成的话筒头,筒身的下端与话筒线连接,话筒线主要用于麦克风和音响设备的连接,在线缆大类中应该被划归为弱电控制电缆,采用单芯或双芯外包屏蔽的做法,话筒线用于将收到的语音信号传输到练歌厅的各种音频设备上,当用户在握着话筒筒身使用时,有的时候会左右换手使用,有的时候是在放下或拿起话筒等过程中,话筒会发生旋转,因此连接在话筒筒身下端的话筒线就会发生纽绞,当话筒线发生纽绞时,筒身和话筒线的连接部位就会因纽绞而导致扭弯,为使用方便,必须定期的将扭弯解开,扭弯和解开扭弯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其话筒线扭弯力的限界值也在逐渐变小,其结果将导致话筒线的断线,传统话筒线的断线,主要发生在话筒筒身和话筒线的连接部位,即筒身内部的下端,当该处断线时,将无法进行修理,所以只能重新购买新的电气产品来替换原来的话筒线,这样一来,就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及其使用负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包括收纳盒(1)、话筒线(2)、公插头连接器壳体(3)和母插头连接器壳体(4),所述话筒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线壳体(5),且排线壳体(5)的内部将话筒线(2)的第一信号线(6)、第二信号线(7)及接地线(8)三根连接线通过粘粘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线壳体(5)分别安装于公插头连接器壳体(3)和母插头连接器壳体(4)的内部,所述第一信号线(6)、第二信号线(7)及接地线(8)的顶端均贯穿排线壳体(5)并延伸至排线壳体(5)的顶部,且第一信号线(6)、第二信号线(7)及接地线(8)延伸至排线壳体(5)顶部的一端均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包括收纳盒(1)、话筒线(2)、公插头连接器壳体(3)和母插头连接器壳体(4),所述话筒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线壳体(5),且排线壳体(5)的内部将话筒线(2)的第一信号线(6)、第二信号线(7)及接地线(8)三根连接线通过粘粘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线壳体(5)分别安装于公插头连接器壳体(3)和母插头连接器壳体(4)的内部,所述第一信号线(6)、第二信号线(7)及接地线(8)的顶端均贯穿排线壳体(5)并延伸至排线壳体(5)的顶部,且第一信号线(6)、第二信号线(7)及接地线(8)延伸至排线壳体(5)顶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半圆饼型导电铜块(9),所述公插头连接器壳体(3)和母插头连接器壳体(4)的内壁通过导向板滑动连接有分相导电圆盘(10),所述分相导电圆盘(10)的底部从外到内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卡槽(11)、第二环形卡槽(12)、第三环形卡槽(13)和定位连接槽(14),所述第一环形卡槽(11)、第二环形卡槽(12)和第三环形卡槽(1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半圆饼型导电铜块(9)相适配的限位挡板(15),且第一环形卡槽(11)、第二环形卡槽(12)和第三环形卡槽(13)内壁的顶部均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有与半圆饼型导电铜块(9)相适配的导电铜片(31),所述导电铜片(31)的两侧通过滑槽分别与第一环形卡槽(11)、第二环形卡槽(12)和第三环形卡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定位连接槽(14)的内部与排线壳体(5)的顶部之间设有定位连接装置(16),所述收纳盒(1)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7),且转动杆(17)的外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下承载板(18)和上承载板(19),所述下承载板(18)和上承载板(19)的顶部均安装有发条(20),且发条(20)的外表面与话筒线(2)相互缠绕,所述转动杆(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定位装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装置(16)包括定位杆(161),所述定位杆(161)的底端与排线壳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61)的顶端贯穿定位连接槽(14)并延伸至定位连接槽(14)的内部,且定位杆(161)位于定位连接槽(14)内部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连接卡槽(162),所述定位连接槽(14)内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63),且凹槽(163)的内壁通过连接弹簧固定连接有与环形连接卡槽(162)相适配的T型卡头(1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卡头(164)的一侧贯穿定位连接槽(14)并延伸至定位连接槽(14)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之谷互联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