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放大
,具体为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
技术介绍
电视(Television、TV)指使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设备,即电视接收机,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专利技术。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各国电视信号扫描制式与频道宽带不完全相同,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建议用拉丁字母来区别。电视信号从点到面顺序取样、传送和复现是靠扫描来完成。各国的电视扫描制式不尽相同,在我国是每秒25帧,每帧625行。每行从左到右扫描,每帧按隔行从上到下分奇数行、偶数行两场扫完,用以减少闪烁感觉。扫描过程中传送图像信息,当扫描电子束从上一行正程结束返回到下一行起始点前的行逆程回扫线,以及每场从上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接线母柱(18),所述接线母柱(18)分别贯穿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右两端,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位于接线母柱(18)外侧面的固定槽(17),所述固定槽(1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位于接线母柱(18)外侧面的内橡胶垫(19),所述内橡胶垫(19)与接线母柱(18)活动套接,所述接线母柱(18)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接线公柱(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接线母柱(18),所述接线母柱(18)分别贯穿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右两端,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位于接线母柱(18)外侧面的固定槽(17),所述固定槽(1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位于接线母柱(18)外侧面的内橡胶垫(19),所述内橡胶垫(19)与接线母柱(18)活动套接,所述接线母柱(18)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接线公柱(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靠近一端的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圈(8),所述固定圈(8)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固定孔(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柱(12),所述活动柱(1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12)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13),所述缓冲弹簧(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限位板(14)和固定圈(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安装槽(10),两个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放置有橡胶圈(11),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顶端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加强筋(3),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为铝合金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的数量共为八个,两个所述限位板(14)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5),所述安装杆(15)的顶端等距离开设有完全贯穿的悬挂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5)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散热槽(6),所述散热槽(6)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部的风扇(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视用干线放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乐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