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69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实现了系统的灵活配置以及解决了在配置过程中因配置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的终端邻接关系不正确的问题,其中,主站一方面负责整个网络拓扑的更新维护,另一方面当分布式FA系统出现故障或无法实现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时,由主站接管故障处理的工作,对于由于配电线路中存在终端邻接关系不正确,导致拓扑连接关系混乱的结果,进行了纠正,能够及时发现拓扑信息错误,避免分布式FA系统定位错误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电力物联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物联网的关键环节,得到众多高校及电力企业的关注。目前,馈线自动化(Feederautomation,FA)技术因其在故障处理方面定位准确、动作迅速等特点而逐渐成为配电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合理的配置方法能够减少分布式FA系统的运维工作量,有利于配电终端实现即插即用和快速适应配电线路的拓扑变更,因此,研究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内容及方法对促进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置研究比较多,并取得较多成果。而针对配电网中分布式FA系统的配置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文献论述了工程配置的前提是要解决配电终端的自动识别、文件模板重新定义等问题。有文献介绍了配电终端向主站注册和配电主站自发现配电终端的过程。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当馈线上STU功能升级或者STU终端的通信接口发生变化时,将新的STU的ICD文件上传至主站;/n若主站检测到内部终端IP表已存在新的STU的IP地址,则不更新内部的终端IP表,并将新的STU的ICD文件导入装置配置工具中,生成IID文件,否则,立即更新内部的终端IP表,同时根据新的STU的ICD文件提供的功能服务,进行选择订阅;/n主站将生成的IID文件导入馈线配置工具,并采用IID文件进行实例化智能电子设备描述,继而从配置数据库调用原FCD文件,同时对所调用的原FCD文件进行修改,生成新的FCD文件;/n主站将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馈线上STU功能升级或者STU终端的通信接口发生变化时,将新的STU的ICD文件上传至主站;
若主站检测到内部终端IP表已存在新的STU的IP地址,则不更新内部的终端IP表,并将新的STU的ICD文件导入装置配置工具中,生成IID文件,否则,立即更新内部的终端IP表,同时根据新的STU的ICD文件提供的功能服务,进行选择订阅;
主站将生成的IID文件导入馈线配置工具,并采用IID文件进行实例化智能电子设备描述,继而从配置数据库调用原FCD文件,同时对所调用的原FCD文件进行修改,生成新的FCD文件;
主站将新的FCD文件导入装置配置工具中,并上传至监控后台,用以提供配网的拓扑结构,同时在配置数据库中备份;
新的STU从装置配置工具下载对应的CID文件;若是馈线上的STU终端的通信接口发生变化,则新的STU及邻接的STU从装置配置工具下载对应的CID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馈线上STU功能升级,则ICD文件自动更新,主站需重新选择订阅STU的ICD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CID文件包括静态局部拓扑、邻接STU的IP地址以及主站订阅服务信息。


4.一种基于站端协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馈线上新增一个STU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文路封士永张明王勇刘明祥陈建坤王晓峰蔡月明杜红卫丁孝华赵景涛卢虹宇王文轩单荣荣纪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