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学稳相时钟分配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稳相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电学稳相时钟分配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两设备间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对系统中各部分组件产生影响,会导致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产生延迟,与发送端的信号间存在相位差。而信号同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在电力系统、国防领域、无线通信等领域时钟信号的同步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闹钟的定时控制,还是为卫星的顺序控制,都需要系统中各部分设备接收到的时钟信号需要达到严格的同步。因此需要利用稳相传输技术,在接收端对传输延迟进行检测,以一定的方式对传输变化进行补偿,从而得到与参考端相位一致的本地时钟信号,以此来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对信号传输产生的影响,实现高质量传输信号的目标。目前所应用的信号稳相传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基于微波光纤传输系统的稳相传输方法:该方法所利用的关键技术主要为相位检测、相位补偿和自适应控制技术三部分。利用相位差检测器件、鉴相器和ARM处理器完成信号相位检测;在对获得的相位差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后,利用直调激光器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学稳相时钟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参考端(R)、同步端(S)、相位补偿锁相环(PLL)、第一接收器(1)、第二接收器(2)、第一发送器(3)、第二发送器(4)、同轴电缆(5)、第一分功器(6)、第二分功器(7),所述参考端(S)分别设置有第一接收器(1)、第一发送器(3),所述同步端(S)分别设置有第二接收器(2)、第二发送器(4)、相位补偿锁相环(PLL),所述第一接收器(1)、第一发送器(3)均通过第一分功器(6)与同轴电缆(5)连接,所述第二接收器(2)、第二发送器(4)、相位补偿锁相环(PLL)均通过第二分功器(7)与同轴电缆(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学稳相时钟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参考端(R)、同步端(S)、相位补偿锁相环(PLL)、第一接收器(1)、第二接收器(2)、第一发送器(3)、第二发送器(4)、同轴电缆(5)、第一分功器(6)、第二分功器(7),所述参考端(S)分别设置有第一接收器(1)、第一发送器(3),所述同步端(S)分别设置有第二接收器(2)、第二发送器(4)、相位补偿锁相环(PLL),所述第一接收器(1)、第一发送器(3)均通过第一分功器(6)与同轴电缆(5)连接,所述第二接收器(2)、第二发送器(4)、相位补偿锁相环(PLL)均通过第二分功器(7)与同轴电缆(5)连接。
2.一种电学稳相时钟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初始化,设置参考端相位补偿信号值同步端相位补偿信号初始值
S2、参考端发出参考频标信号,经由同轴电缆传送至同步端,称为远端频标信号,相位补偿锁相环接收该远端频标信号,依据当前相位补偿信号值合成得出同步端本地频标信号;
S3、参考端的第一发送器发送出一个chirp信号,依据为当前参考端相位补偿信号值经由同轴电缆传送至同步端,所述同步端接收chirp信号,通过测量获得其脉冲中心与此时的本地频标信号的相位差
S4、同步端的第二发送器发送出一个chirp信号,且相位补偿信号值为经由同轴电缆传送至参考端,所述参考端接收chirp信号,通过测量获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永泉,禹健,秦雨鑫,李晋华,王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