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最新一代的WLAN标准协议,IEEE802.11ax也称为高效率无线标准(High-EfficiencyWireless,HEW),主要针对高密度部署环境下的应用。与之前的协议相比,它将已应用于众多无线技术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OFDMA)引入WLAN网络标准,从而提高已有频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效率及用户体验。与此同时,最大传输速率也较前几代协议有较大提升,最大理论数据速率达到600.4Mbps(80MHz1SS)和9607.8Mbps(160MHz8SS)。但是,目前对于数据包的传输,其是采用直接对数据包进行传输的方式,但是数据包的种类不同,其传输的时延、速度、稳定性不同,如果没有对这些数据包进行一个合理的传输安排,将会降低整个网络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B帧;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B帧;/n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B帧;
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包括:
获得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获得当前传输数据容量,所述当前传输数据容量等于当前网络传输速率与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乘积;
若所述总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所示:
其中,I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I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表示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I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2)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IRCj=M×IRQj(2);
其中,IRCj表示给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的用于在单个数据传输时隙传输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表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计算得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为非整数,对非整数的IRCj按照四舍五入取整,且取整后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小于或者等于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还包括:
若所述总数据量小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预估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具体通过公式(3)所示的计算方式预估得到:
其中,IRUCountsj表示预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t1表示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按照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传输所述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在传输完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4)所示:
其中,P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P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表示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P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5)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PRCj=M1×PRQj(5);
其中,P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1表示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还包括:
在传输完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和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6)所示:
其中,B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B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表示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B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7)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BRCj=M2(7);
其中,B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2表示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PRUCountsj=PRCj;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