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驱动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643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驱动器,包括驱动单元、用于为驱动单元供电的第一电源单元、用于发送数字信号给驱动单元的信号发出单元、光源组件、用于为光源组件供电的第二电源单元和第一晶体管单元;第一电源单元与驱动单元的电源端连接,信号发出单元与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光源组件的输入端连接,光源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晶体管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单元电源共同接地。本驱动器通过在光源两端交替接入工作电压和0V电压实现通信,把所有能量都用在通信上,极大地节约了能量,降低损耗和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驱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驱动器。
技术介绍
常用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往往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任意波形发生器发送出去,还需要用到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偏置电路将调制后的信号和直流信号耦合后驱动LED发光。采用这种方式的驱动器是通过调节电流实现照明调光进行光通信,具体为偏置电路提供一个静态电流,在此基础上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交流信号加在LED上进行通信。如申请号为“CN201880023877.9”的专利公布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VLC的LED驱动器,该驱动器也是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实现照明调光,这种类型的驱动器使用Bias-T将照明用的直流驱动电流与交流数据进行耦合后传输,并且除了要使用Bias-T外,在VLC的传输系统中还需要用到单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导致用于通信作用的电流非常小,一大部分电流用在照明上,造成了能量的浪费,损耗较大,不但使整个可见光通信系统成本变高且尺寸较大,也导致可见光通信系统效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用于为所述驱动单元供电的第一电源单元、用于发送数字信号给所述驱动单元的信号发出单元、光源组件、用于为所述光源组件供电的第二电源单元和第一晶体管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信号发出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光源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单元电源共同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用于为所述驱动单元供电的第一电源单元、用于发送数字信号给所述驱动单元的信号发出单元、光源组件、用于为所述光源组件供电的第二电源单元和第一晶体管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信号发出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光源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单元电源共同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晶体管单元;所述第二晶体管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光源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浩琪刘立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