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7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至少一组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所述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包括可见光水下接收单元和可见光水下发送单元,所述可见光水下接收单元和可见光水下发送单元的光通路均朝向所述壳体外部且相互独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接收单元与发送单元相互独立,能够分别处理不同光通路的信号传递,即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不同的光信号,同时完成不同数据的信号发送与接收;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适应性强,可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布置,既能适应多种水下通信的场景,又能改变可见光通信的光通路角度,还能通过多设备串联的方式扩展通信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见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
技术介绍
可见光通信是利用LED的高速亮灭响应特性,来实现无线传输的新型信息技术,可见光通信具有高速率性、无电磁辐射、密度高、成本低、频谱丰富和高保密性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2015年12月,经中国工信部测试认证,中国“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实时通信速率已提高至50Gbps,再次展现了可见光在通信领域的高速率性优势。由于无线电波无法在水下传播,现有的水下通信更多的还是采用有线传输。而可见光在水下的传播是可行的,因此,可见光通信也能适用于传统无线传输的电磁波信号无法在水下进行传输的情景。受多方面影响,现有的水下可见光传输的有效距离较短,仍难以解决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对水体的透光度也有一定要求。因此,现有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的适应性还不足,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使可见光在水下通信的适应性更强,还可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布置设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至少一组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200),所述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200)包括可见光水下接收单元(210)和可见光水下发送单元(220),所述可见光水下接收单元(210)和可见光水下发送单元(220)的光通路均朝向所述壳体(100)外部且相互独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至少一组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200),所述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200)包括可见光水下接收单元(210)和可见光水下发送单元(220),所述可见光水下接收单元(210)和可见光水下发送单元(220)的光通路均朝向所述壳体(100)外部且相互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水下接收单元(210)包括沿光电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接收光学系统(211)、光电转换机构(212)和接收电路(213),其中:
所述接收光学系统(211)用于接收光信号,所述光电转换机构(212)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接收电路(213)用于将所述电信号以通信数据格式输出;
所述可见光水下发送单元(220)包括沿光电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发射电路(221)、发射光源(222)和准直光学系统(223),其中:
所述发射电路(221)用于获取通信数据,并将所述通信数据解析为电信号,所述发射光源(222)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所述准直光学系统(223)用于将所述光信号以准直光线释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200)还包括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电路(213)的输出端,所述数据处理器的第二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射电路(221)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每个端部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200),二组所述可见光水下收发模块(200)经所述壳体(100)内的传输信道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徽胡林王锋刘波薛少锋杨怀宇何英胡锋李红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