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数据传输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及设备。尤其地,涉及一种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的单颗卫星独立工作模式由于其探测及通信区域受限,己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应用需求。由低轨卫星和高轨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能够实现两种轨道高度卫星的优势互补,具有空间频谱利用率高、可实现大范围覆盖等优点,在环境与灾害监测、资源探测、导航、通信广播等领域具有特殊作用。在卫星网络中,需要通过星间通信将各颗卫星获取的数据进行及时交互和融合处理,以提高任务执行效率和卫星效能,因此星间通信系统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常规的星间通信系统设计中,往往针对实现星间通信功能的设备分别进行设计,如单独配置低轨卫星与低轨卫星、低轨卫星与高轨卫星的星间通信终端及星间通信天线,未对系统间相似的功能进行统筹考虑。但是整星的功耗、重量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无限扩展。低轨卫星与低轨卫星、低轨卫星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台设备内同时实现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基带处理、射频处理;/n与低轨卫星的星间链路天线功能与数传天线进行复用性设计,数传天线同时完成卫星对地面站数据传输、卫星与其他低轨卫星的星间链路通信功能;/n与高轨卫星的星间链路天线功能与中继天线进行复用性设计,中继天线同时完成卫星与中继卫星数据收发、卫星与其他高轨卫星的星间链路通信功能,从而完成低轨-低轨、低轨-高轨双向链路建立;/n所述设备包括:星间通信处理单元、中继双工器、中继天线、中继天线机构、右旋极化器、左旋极化器、数传天线以及数传天线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台设备内同时实现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基带处理、射频处理;
与低轨卫星的星间链路天线功能与数传天线进行复用性设计,数传天线同时完成卫星对地面站数据传输、卫星与其他低轨卫星的星间链路通信功能;
与高轨卫星的星间链路天线功能与中继天线进行复用性设计,中继天线同时完成卫星与中继卫星数据收发、卫星与其他高轨卫星的星间链路通信功能,从而完成低轨-低轨、低轨-高轨双向链路建立;
所述设备包括:星间通信处理单元、中继双工器、中继天线、中继天线机构、右旋极化器、左旋极化器、数传天线以及数传天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星间通信处理单元用于实现与高轨卫星星间双向传输,以及与其他低轨卫星星间双向传输的数据基带及射频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继双工器为收、发信号提供合适带宽的通道并使收、发信号良好隔离,保证接收、发射同时正常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继天线用于完成低轨卫星与高轨卫星数据收发的无线信号辐射和接收,低轨卫星至中继卫星的无线信号辐射;
低轨卫星与高轨卫星信号收发频段为22GHz~23GHz,中继数传工作频段为25~27G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继天线驱动机构采用X、Y轴两维座架形式,通过接收卫星计算输出的指向角度控制指令,驱动中继天线指向高轨卫星及中继卫星,从而实现卫星中继天线与高轨卫星的指向、通信功能,及与中继卫星的指向、通信功能;
通过增加机构运动范围提高通信时长,中继天线机构运动范围设计为X轴-90°~90°、Y轴-9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旋极化器用于完成对地数传信号的右旋极化形成,左旋极化器用于完成低轨卫星与其他低轨卫星数据收发无线信号的右旋极化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轨卫星与其他高、低轨卫星星间通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传天线用于完成低轨卫星与其他低轨卫星数据收发的无线信号辐射和接收,低轨卫星至地面站的无线信号辐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成飞,李侃,狄慧,游月辉,江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