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关注,电动汽车被视为交通工具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大规模的电动汽车无序充电会导致电网过负荷,造成峰上加峰,同时大量电动汽车入网将对电网产生很大的冲击,不加控制的充电行为将有可能导致电网峰谷差加大。目前电动汽车不仅在私家车中占有很高比例,以出租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车辆也将逐步被电动汽车取代,与私家车相比,出租车每天需要保持更长时间地运行状态,需要消耗更多的电量且用电特性也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可以优化配电网各机组的出力和各充电站的充放电电量,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负荷率目标并使得配电网网损最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其改进之处,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n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确定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n根据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确定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n基于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调节配电网各机组的出力和各充电站的充放电电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确定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
根据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确定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
基于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调节配电网各机组的出力和各充电站的充放电电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包括:
按下式确定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PAV:
上式中,PL,i为第i个时段电动汽车电站的原始负荷,PE,i为第i个时段电动汽车的整体充放电功率,T为时段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确定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包括:
将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代入预先建立的电动汽车电站优化模型中,求解所述预先建立的电动汽车电站优化模型,获取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建立的电动汽车电站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为:
上式中,F1为配电网的负荷波动目标函数,F2为配电网的峰谷差目标函数,PL,i为第i个时段电动汽车电站的原始负荷,PE,i为第i个时段电动汽车的整体充放电功率,PAV为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T为时段总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建立的电动汽车电站优化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包括:
按下式确定电动汽车电站优化模型中参与充电的电动汽车接入时间约束条件:
Tin<Tj<Tout
上式中,Tj为第j辆电动汽车在各时段的充放电接入时间,Tin为无序充电情况下电动汽车的接入时间,Tout为用户设置的期望电动汽车充电完成时间;
按下式确定电动汽车电站优化模型中电动汽车电池的SOC状态约束条件:
SOCmin,r≤SOCr≤SOCmax,r
上式中:SOCr为电动汽车r的电池荷电状态;SOCmin,r为电动汽车r的电池荷电状态下限,SOCmax,r为电动汽车r的电池荷电状态上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确定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包括:
将所述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代入预先建立的配电网优化模型中,求解所述预先建立的配电网优化模型,获取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建立的配电网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为:
minF3=(Ploss+f)
上式中,F3为配电网的网络损耗目标函数,Ploss为配电网的网络损耗值,f为功率平衡惩罚函数;其中,k为惩罚系数,PG,e为第e台发电机组出力,PE,e为第e时段充放电站的充放电功率,n为发电机组组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建立的配电网优化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包括:
按下式确定配电网优化模型中的功率平衡约束条件:
按下式确定配电网优化模型中的充放电站的功率约束条件:
上式中,PA,i,e为第i个时段配电网分配到节点e的充放电负荷的功率;PB,i为电动汽车电站第i个时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鑫振,陶以彬,蒋前,吴丹,杨波,王德顺,雷珽,潘爱强,余豪杰,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