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结构及微型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58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结构及微型编码器,涉及编码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转轴、定位片、转子、切换片、锅仔片和底座,外壳与底座相互扣合,形成用于容纳转轴、定位片、转子、切换片、锅仔片的内腔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端子上设计独立的开关端子,可以实现独立的开关功能,可实现编码功能与开关功能独立工作,同时其形式多样,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A terminal structure and micro enco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结构及微型编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具体是一种端子结构及微型编码器。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一种机械式旋转电信号发生装置,它是将被旋转的角度位移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子元件。所述微型编码器广泛用于家用电脑周边办公设备,蓝牙音响、耳机等设备,主要用于键盘、鼠标、蓝牙耳机、蓝牙音响、游戏机等领域,具有使用频度大、操作随意性强的特点。市场上的微型编码器,其包括外壳、底座、端子、转子、定位片、切换片、转轴。该编码器底座内设有端子,包胶在底座内,底座内腔里设有作圆周运动的转子,转子内装有与端子接触的切换片,转子装于底座与定位片之间,定位片装于外壳两个扣脚上,转轴与转子配合,置于转子与定位片之间,外壳扣于底座两侧的扣角上,虽然产品较小、薄,但由于端子上的开关脚设计是共用编码端子的公共脚,无法实现独立的开关功能。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端子结构及微型编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结构及微型编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所述端子上设有角度盘,所述端子上还设有开关端子,开关端子设置在角度盘的上方空隙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关端子与角度盘之间存在落差。一种微型编码器,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端子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型编码器还包括外壳、转轴、定位片、转子、切换片、锅仔片和底座,外壳与底座相互扣合,形成用于容纳转轴、定位片、转子、切换片、锅仔片的内腔;转轴,头端从外壳上开设的安装孔伸出,且转轴的底部与转子耦合;定位片,安装在底座上,并与转子产生相对运动;转子,受转轴驱动做圆周运动,使切换片与角度盘接触;切换片,安装在转子上,与转子随动;锅仔片,受转轴驱动做上下运动,与端子在接触和非接触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实现开关功能;底座,用于安装端子、锅仔片和定位片。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卡接方孔,底座的侧面设有与卡接方孔相配合的大扣接凸台。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片上设有位置对称的两条弹性力臂,两个所述弹性力臂的端部通过弧形凸台连接,弧形凸台与转子表面的转子齿相抵;所述定位片的两侧位置均设有小方孔,底座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小方孔相配合的小扣接凸台。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子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方形定位孔,方形定位孔与转轴底部的定位台阶耦合,转轴的底部还设有球面触发点,球面触发点与锅仔片接触,锅仔片的凸面朝上且安装在底座的圆环凸台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子的底部设有若干定位柱,切换片上设有与该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切换片上还安装有电刷,电刷为双体电刷,电刷与角度盘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端子上设计独立的开关端子,可以实现独立的开关功能,可实现编码功能与开关功能独立工作,同时其形式多样,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微型编码器的爆炸图。图2为一种微型编码器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微型编码器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卧式插脚形式端子)。图5为一种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五脚贴片形式一端子)。图6为一种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立式插脚形式端子)。图7为一种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五脚贴片形式二端子)。图8为一种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脚贴片形式端子)。图9为一种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立式贴片形式端子)。图10为一种微型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卧式插线路板外形)。图11为一种微型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卧式贴线路板外形)。图12为一种微型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立式贴线路板外形)。图13为一种微型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立式插线路板外形)。图14为一种微型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八角形贴线路板外形)。图中:1-外壳;11-卡接方孔;12-安装孔;2-转轴;21-定位台阶;22-球面触发点;3-定位片;31-弹性力臂;32-弧形凸台;33-小方孔、4-转子;41-定位柱;42-方形定位孔;43-转子齿;5-切换片;51-定位孔;52-电刷;6-锅仔片;7-底座;71-大扣接凸台;72-小扣接凸台;73-圆环凸台;8-端子;81-卧式插脚形式端子、811-角度盘;812-开关端子;82-五脚贴片形式一端子;821-贴片角度盘一、823-固定脚一;83-立式插脚形式端子;84-五脚贴片形式二端子、841-贴片角度盘二、843-固定脚二、;85-四脚贴片形式端子、851-贴片角度盘三、853-固定脚三;86-立式贴片形式端子。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实施例1请参阅图4~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端子结构,包括端子8,该端子8采用撕裂冲切的方式加工,所述端子8上设有角度盘811,所述端子8上还设有开关端子812,具体的来说,开关端子812设置在角度盘811的上方空隙处,该开关端子812与端子8本身具有的编码端子(未示意)相互独立,相对于
技术介绍
来说,可以实现独立的开关功能,作为优选的,开关端子812与角度盘811之间存在落差。另外,上述的端子8在实际应用时存在多种形式,即如图4所示的卧式插脚形式端子81、五脚贴片形式一端子82、立式插脚形式端子83、五脚贴片形式二端子84、四脚贴片形式端子85和立式贴片形式端子86,由于上述端子8的形式不同,因此其具有的端子角度盘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例如,五脚贴片形式一端子82的角度盘为6个金属片,五脚贴片形式二端子84的角度盘为4个金属片,但是上述各形态端子均具有独立的开关端子812,亦可以实现独立的开关功能。此类机械数字编码器是要结合对应IC(电子芯片)使用,编码器的三个端子(或电极)中,回路和回路之间会产在同步旋转相位切挽中产生通断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计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从而实现数字编码器的信号产生功能,本实施例在还额外加入一个独立的开关端子812,使之具有独立的开关功能。实施例2请参阅图1~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微型编码器,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端子结构,因而该微型编码器不仅具有编码器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开关功能。具体的来说,所述微型编码器还包括外壳1、转轴2、定位片3、转子4、切换片5、锅仔片6和底座7,外壳1与底座7相互扣合,形成用于容纳转轴2、定位片3、转子4、切换片5、锅仔片6的内腔;转轴2,头端从外壳1上开设的安装孔12伸出,且转轴2的底部与转子4耦合,置于耦合的方式,采用非圆形的耦合方式,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结构,包括端子(8),所述端子(8)上设有角度盘(81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8)上还设有开关端子(812),开关端子(812)设置在角度盘(811)的上方空隙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结构,包括端子(8),所述端子(8)上设有角度盘(81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8)上还设有开关端子(812),开关端子(812)设置在角度盘(811)的上方空隙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端子(812)与角度盘(811)之间存在落差。


3.一种微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端子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编码器还包括:
外壳(1),与底座(7)相互扣合,形成用于容纳转轴(2)、定位片(3)、转子(4)、切换片(5)、锅仔片(6)的内腔;
转轴(2),其头端从外壳(1)上开设的安装孔(12)伸出,且转轴(2)的底部与转子(4)耦合;
定位片(3),安装在底座(7)上,并与转子(4)产生相对运动;
转子(4),受转轴(2)驱动做圆周运动,使切换片(5)与角度盘(811)接触;
切换片(5),安装在转子(4)上,与转子(4)随动;
锅仔片(6),受转轴(2)驱动做上下运动,与端子(8)在接触和非接触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底座(7),用于安装端子(8)、锅仔片(6)和定位片(3)。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炎陈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丰实卫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